黃耆1錢,人參8分,炙甘草半兩,白朮半兩,蒼朮半兩,橘皮半兩,澤瀉3分,豬苓3分,茯苓3分。
一切心下痞悶,及積年久不愈者。脾胃不能滲溼,內痞外浮。
上(口父)咀,都作1服。水2盞,煎至1盞,去滓,大溫送下消痞丸。
《醫學發明》卷一。
茯苓半兩(去皮),白朮7錢,黃耆1兩,陳皮半兩,官桂4錢,甘草8錢(炙),人參7錢,當歸半兩(切,焙),熟地黃6錢,白豆蔻半兩。
肚疼脾虛,及腹脹腸鳴,發熱煩躁,大便滑瀉,米穀不化,心下痞悶滿,氣逆痰悶,咳逆而喘,嘔噦不實,睏倦無力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3錢,小兒2錢,加生薑、大棗同煎,去滓,空心、食前溫服。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五三引《經驗秘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