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耆人參湯

《醫略六書》卷二十四: 黃耆人參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1錢半,黃耆3錢(蜜炙),生地5錢,熟地5錢,麥冬2錢(去心),五味1錢半,天冬3錢(去心),黃柏1錢半(鹽水炒),炙草1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氣虛陰火發厥,脈軟數者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去滓,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略六書》卷二十四。

《脾胃論》卷中: 黃耆人參湯

配方組成

黃耆1錢(如自汗過多,更加1錢),升麻6分,人參5分(去蘆),橘皮5分(不去白),麥門冬5分(去心),蒼朮5分(無汗更加5分),白朮5分,黃柏3分(酒洗),炒曲3分,當歸身2分(酒洗),炙甘草2分,五味子9個。

功效主治

脾胃虛弱,上焦之氣不足,遇夏天氣熱盛,損傷元氣,怠惰嗜臥,四肢不收,精神不足,兩腳痿軟,遇早晚寒厥,日高之後陽氣將旺,復熱如火,乃陰陽氣血俱不足,故或熱厥而陰虛,或寒厥而氣虛,口不知味,目中溜火,而視物(目荒)(目荒)無所見,小便頻數,大便難而結秘,胃脘當心而痛,兩脅痛或急縮,臍下週圍如繩束之急,甚則如刀刺,腹難舒伸,胸中閉塞,時顯嘔噦,或有痰嗽,口沃白沫,舌強,腰、背、胛眼皆痛,頭痛時作,食不下,或食入即飽,全不思食,自汗尤甚,若陰氣覆在皮毛之上,皆天氣之熱助本病也,乃庚大腸、辛肺金為熱所乘而作。癰疽膿血大洩,敗臭痛甚者,及潰後虛而發熱或作痛,少寐。

注意事項

忌酒、溼面、大料物之類及過食冷物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,都作1服。水2盞,煎至1盞,去滓,食遠或空心稍熱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脾胃論》卷中。

《傷寒總病論》卷六: 黃耆人參湯

配方組成

黃耆半兩,人參半兩,半夏半兩,陳橘皮半兩,麥門冬半兩,當歸半兩,赤茯苓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妊娠傷寒,服汗下諸藥,熱已退,覺氣虛不和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水2盞,加生薑3片,煎7分,去滓,下阿膠末1小匕。溫與之,每日3-4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傷寒總病論》卷六。

《證治匯補》卷七: 黃耆人參湯

配方組成

黃耆、人參、白朮、陳皮、甘草、當歸、麥冬、五味、生地、黃柏、熟地、天冬。

功效主治

煎厥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證治匯補》卷七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