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殼散

《宣明論》卷十三: 香殼散

配方組成

舶上茴香(用鹽炒)1兩,枳殼1兩,沒藥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腸氣,臍腹攪痛急,陰股中疼悶,不省人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溫熱酒送下,不拘時候,並2-3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宣明論》卷十三。

《女科指南》: 香殼散

配方組成

枳殼、紅花、白芍、青皮、陳皮、甘草、烏梅、當歸、莪術、香附。

功效主治

骨疲勞傷嘔血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女科指南》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: 香殼散

配方組成

黑牽牛3錢,茴香1兩(炒),延胡索半兩(炒),枳殼(去瓤)半兩(麩炒)。

功效主治

小腸疝氣。外腎腫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前熱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。

《衛生總微》卷七: 香殼散

配方組成

橘皮(洗去瓤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傷寒,心胸滿悶不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乳前食生薑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衛生總微》卷七。

《張氏醫通》卷十四: 香殼散

配方組成

香附(薑汁炒)3錢,枳殼(炒)2錢,青皮(炒)1錢,陳皮1錢,烏藥1錢,赤芍藥1錢,蓬術(醋炒)1錢,歸尾3錢,紅花5分,甘草炙2分,甘草生3分。

功效主治

蓄血暴起,胸脅小腹作痛。傷寒愈後,因事觸怒,氣鬱血結,少腹急痛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-5錢,水煎去滓,加童便半盞,空心溫服,更以桃核黑糖酒助之。不應,加延胡索、穿山甲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張氏醫通》卷十四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