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樸丸

《三因》卷十一: 香樸丸

配方組成

厚朴5兩(薑汁制,炒),白朮3兩,茴香(炒)3兩,陳皮3兩,訶子(炮,去核)1兩半,赤石脂(煅)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腸胃虛冷,洩瀉注下無度,脾虛氣閉,不進飲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丸,空腹米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三因》卷十一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六: 香樸丸

配方組成

沉香(銼)2兩,茴香子(炒)2兩,厚朴(去粗皮)5兩,附子(去皮臍,生用)2兩,蜀椒(取紅)2兩。

功效主治

脾胃氣虛弱,面黃肌瘦,小便頻數,臍腹疼痛,不能飲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除椒紅、沉香、茴香子外,用漿水6升,青鹽3兩,生薑3兩(切作片子)同於銀鍋中煮令水盡,曬乾,加椒紅、沉香、茴香子,為細末,以水浸炊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空心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六。

《雞峰》卷十一: 香樸丸

配方組成

厚朴1斤,生薑1斤,大棗100個,半夏半斤,陳皮2兩(上用水2鬥,煮盡水,如大棗先軟,即去皮核,餘直至水盡,漉出焙乾),人參2兩,白朮2兩,白茯苓2兩。

功效主治

肺胃虛寒,久冷不除,四時往來,動作咳嗽,中脘氣痞,氣道不利,飲食進退,肌肉不澤,多倦乏力,惡怕風寒,鼻中清涕,喘出清痰,谷飲不消,臟腑不調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以棗肉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-5丸,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十一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