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肝丸
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二十五: 養肝丸

配方組成

川芎、當歸、白芍、熟地、防風、羌活。

功效主治

筋傷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-30丸,熟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二十五。

《奇效良方》卷五十七: 養肝丸

配方組成

當歸(去蘆,酒浸)、防風(去蘆)、蕤仁(別研)、車前子(酒蒸焙)、白芍藥、熟地黃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肝血不足,眼目昏花,或生翳眵,久視不明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-60丸,白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奇效良方》卷五十七。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八引梁國佐方: 養肝丸

配方組成

白芍藥1兩,禹糧石(煅)1兩,肉蓯蓉1兩,黃耆(蜜炙)1兩,當歸1兩,茯神(去木)1兩,杜仲(炒)4兩,鹿角膠(炒)1兩半,川續斷半兩,柏子仁半兩,牛膝半兩,木瓜半兩,石菖蒲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虛勞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醋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早空心鹽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八引梁國佐方。

《濟生》卷五: 養肝丸

配方組成

當歸(去蘆,酒浸)、車前子(酒蒸,焙)、防風、白芍藥、蕤仁(別研)、熟地黃(酒蒸,焙)、川芎、楮實子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肝血不足,眼目昏花,或生眵淚,久視無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70丸,溫熱水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濟生》卷五。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六: 養肝丸

配方組成

沉香1兩(不見火),穿心巴戟2兩(去心),鹿茸3兩(爁去毛,銼成片,酒浸,炙),附子4兩(炮,去皮臍),菟絲子(淘洗)5兩(酒浸1宿,研成餅),熟乾地黃(自蒸者)6兩(如鋪中者,再蒸過)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入麝香肉1錢半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0丸,溫酒、鹽湯空心任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六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