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錫丹頭2兩,水銀1兩,硃砂末1兩。
呃逆反胃,痰結頭暈,腰痛腹痛,霍亂吐瀉。
用黑錫丹頭就火微溶,入水銀頓攪,勿令青煙起,煙起便走了水銀;又入硃砂末1兩,炒令十分勻和,即放地上,候冷為末,糯米糊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30丸,空心鹽湯送下。
《醫學入門》卷四。
水銀1兩,硫黃(研細)1兩,硃砂(研細)1兩,黑錫(去滓,秤,與水銀結砂)1兩。
元氣虛虧,陰邪交蕩,正氣乖常,上盛下虛,氣不升降,呼吸不足,頭旋氣短,心神怯弱,夢寐驚悸,遍體盜汗,腹痛腰疼;或虛煩狂言,口乾上喘,翻胃吐食,霍亂轉筋,咳逆不定;又治中風涎潮,不省人事,陽氣欲脫,四肢厥冷。如傷寒陰盛,自汗唇青脈沉,最宜服之。及婦人產後,血氣身熱,月候不均,帶下腹痛。
上用黑盞1只,火上熔黑錫成汁,次下水銀,以柳枝子攪勻,次下硃砂,攪令不見星子,放下少時,方入硫黃末,急攪成汁和勻,如有焰,以醋灑之。候冷取出,研如粉極細,用糯米粉煮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20丸,加至30粒,鹽湯送服,或空心食前棗湯送下。
《吳直閣增諸家名方》引寶林真人谷伯陽《傷寒論》(見《局方》卷五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