蓮子草汁3升,生苣藤油1升,牛乳1升,甘草2兩(細銼)。
血虛眉發須不生。
上件藥,相和,於鐺內以慢火煎之,才似魚眼沸便攪之,勿住手,直至沫盡為熟,澄清,濾去滓,盛不津器中。
忌生蒜、蘿蔔、辛辣物。
每用候夜臥時,低枕仰臥,每鼻孔內點3-5點,如小豆大,至6-7遍止,良久乃起,有唾須唾,卻勿得咽之,即啜少湯飲。如此點半年,白者變黑,落者重生。
《聖惠》卷四十一。
蓮子草(7月7日揀,銼,搗絞,取汁1鬥煎取1升),生麻油1升,胡桐淚1兩(綿裹)。
上藥,以火煎取1升2合,去胡桐淚,瓷器盛7日後用。
以銅箸點鼻中,每孔3點,去枕,仰頭臥良久。如此1月,目日明,發生,腦涼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六。
白砒1分,輕粉1錢,青黛2錢,乳香1錢,麝香5分。
走馬牙疳。
上為細末,用香油調薄攤紙上,用槌捶實,陰乾收之。
每於臥時漱淨口,拭乾,隨瘡大小,剪藥封之,至晚去藥,漱淨吐之。三上效。
《外科大成》卷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