雞鳴丸

《回春》卷二: 雞鳴丸

配方組成

知母4兩(炒),杏仁(去皮尖)2錢,桔梗(去蘆)5錢,阿膠(麩炒)4錢,葶藶(火上焙)3錢,款冬花4錢,旋覆花1兩,半夏(薑汁炒)3錢,甘草(炙)1兩,陳皮(去白)1兩,兜鈴1兩,五味子4錢,麻黃1兩,人參5錢。

功效主治

風寒咳嗽,發熱惡寒,頭痛體痛,咳嗽痰清,以及肺經寒溼,痰飲喘嗽,交冬即發,喘咳難臥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食辛辣、膩物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五更,烏梅、生薑、大棗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回春》卷二。

《攝生眾妙方》卷六: 雞鳴丸

配方組成

半夏、貝母、杏仁(去皮尖)、苦葶藶、桔梗、陳皮、北五味、旋覆花、紫蘇子、甘草、阿膠(炒灰)、人參、御米殼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諸般咳嗽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用烏梅1個,大棗3枚,煎湯,食遠嚼藥吞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攝生眾妙方》卷六。

《醫學碎金錄》引《蘡薁軒膏丹丸散真方匯錄》: 雞鳴丸

配方組成

知母1兩,貝母1兩,杏仁1兩,阿膠(面炒)1兩,葶藶子(隔紙炒)1兩,款冬1兩,甘草1兩,半夏1兩,五味子1兩,廣皮1兩,桔梗1兩,紫蘇1兩,天冬1兩,沙參1兩,旋覆花1兩。

功效主治

咳嗽痰喘,日輕夜重,秋冬必發,或久咳聲啞,盜汗,不思飲食。

炮製方法

煉蜜為丸,每丸重二錢。

使用方法

早、晚各服1丸,小兒1丸分4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碎金錄》引《蘡薁軒膏丹丸散真方匯錄》。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沙市方): 雞鳴丸

配方組成

知母1兩,杏仁1兩,阿膠珠1兩,葶藶子5錢,紫菀(炙)1兩,粉甘草5錢,法半夏1兩,北五味5錢,桔梗5錢,廣陳皮1兩,全紫蘇1兩,天門冬1兩,罌粟殼(炙)1兩,復花(炙)1兩,川貝母1兩,黨參1兩。

功效主治

氣管發炎,咳嗽氣促,哮喘痰多,睡眠不寧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肺弱咳嗽而無痰喘者忌服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溫開水下,1日2次,小兒老人酌減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沙市方)。

《東醫寶鑑·雜病篇》卷五引《中朝方》: 雞鳴丸

配方組成

知母(酒炒)、貝母(炒)、陳皮(去白)、桑白皮(蜜炒)、款冬花、旋覆花、天門冬、麥門冬、人參、葶藶子(炒)、桔梗、杏仁(麩炒)、半夏(姜制)、阿膠珠、甘草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喘嗽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以烏梅湯或生薑湯化下1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東醫寶鑑·雜病篇》卷五引《中朝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