閭茹膏

《千金》卷二十三: 閭茹膏

配方組成

閭茹2兩,狼牙2兩,青葙2兩,地榆2兩,藜蘆2兩,當歸2兩,羊蹄根2兩,萹蓄2兩,蛇床子6分,白蘞6分,漏蘆2分(上為末,以苦酒漬1宿,明旦以煎成豬膏4升煎之三上三下,膏成,絞去滓,納後藥),雄黃2兩,雌黃2兩,硫黃2兩,礬石2兩,胡粉2兩,松脂2兩,水銀2兩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惡瘡、疥、癬、疽、漏、瘑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看水銀散盡,即傾前件膏中,攪勻,用瓷器貯之,勿令洩氣。

注意事項

不可近目及陰。

使用方法

煎膏法必微火,急則不中用。先研雄黃等令細,候膏小冷,即和攪敷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二十三。

方出《千金》卷十三,名見《聖惠》卷四十一: 閭茹膏

配方組成

蜀椒2兩,莽草2兩,桂心1兩半,閭茹1兩半,附子1兩半,細辛1兩半,半夏1兩,乾薑1兩。

功效主治

頭中二十種病,頭眩,發禿落,面中風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以豬生肪20兩合搗,令肪消盡藥成。沐頭令淨,以藥摩囟上,每日1次。如非十二月合,則用生烏麻油和,塗頭皮,沐頭令淨乃揩之,頓生如昔也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千金》卷十三,名見《聖惠》卷四十一。

《鬼遺》卷五: 閭茹膏

配方組成

閭茹3兩(漆頭者),雄黃1兩,雌黃(末)1兩,丹砂1兩(研),亂髮半兩(洗)。

功效主治

癰疽疥癬及惡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先用豬脂2升半煎發,取盡,納諸藥,微火更煎成膏。

使用方法

敷瘡上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鬼遺》卷五。

方出《聖惠》卷四十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九: 閭茹膏

配方組成

黃連4兩(去須),閭茹1兩,胡粉1兩,黃柏1兩(銼)。

功效主治

頭瘡,經年月不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以烏麻油調如膏。

使用方法

若小兒,先以汁清洗之;大人即以泔清皂莢洗之,然後塗藥。不過3次即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四十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九。

《瘍科選粹》卷六: 閭茹膏

配方組成

閭茹1兩,黃連2兩,蛇床子2兩,枯礬2兩,水銀2兩,黃蠟1兩。

功效主治

手足瘡疥,久而蟲生,及無名惡瘡、風癬之類。

炮製方法

上用臘豬脂7兩熬化,入(艹閭)茹等3味,煮至焦紫色,去滓,入黃蠟溶開,出火稍凝,後下水銀、枯礬,攪至勻。

使用方法

手指塗摩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瘍科選粹》卷六。

方出《外臺》卷二十九引《必效方》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九: 閭茹膏

配方組成

黃耆2兩,閭茹3兩。

功效主治

甲疽。瘡腫爛,生腳指甲邊,赤肉出,時愈時發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切,以苦酒浸1宿,以豬脂5合,微火上煎,取2合,絞去滓。

使用方法

塗瘡上,1日2-3次。其赤肉即消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外臺》卷二十九引《必效方》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九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