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銀1兩(用鉛結為沙子),栝樓根1兩半,苦參1兩,牡蠣(煅,為粉)1兩,知母(焙)1兩,密陀僧1兩,鉛丹半兩。
消渴。
上為末,若陽人患,用未曾生長雌豬肚1枚,若陰人患,用雄豬肚1枚,貯藥在內,以線縫合,用索子十字系在一新磚上,不令走轉,又別用栝樓根半斤(細切),入在水中,一處同煮,自平旦煮至午時,取出候冷,細切肚子,及藥同搗為膏,為丸如梧桐子大,陰乾。
每服5丸,溫水送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