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瓜霜5錢,西月石5錢,飛硃砂6分,殭蠶5分,冰片5分,人中白3錢,青黛3錢,西黃3錢,珠粉3錢。
疫喉。
上為極細末。
吹之。
《喉痧症治概要》。
枳殼3錢6分,白醜1兩,黑醜1兩,甘遂3錢,麝香1錢,甘草5分。
百種無名腫毒,未成即消,已成即潰。
上為極細末。
摻少許於膏藥上貼之。
《外科方外奇方》卷一。
人中白(煅如法)3錢,枯礬3錢,五倍子、鹽梅7個(煅存性),白褐(燒灰)1錢,細辛1錢,胡黃連1錢,雄黃5錢,銅綠5錢。
走馬疳。
上為末。
吹之,或和胭脂水塗之。
《痘科辨要》卷十。
藤黃1兩(研細末),麻油4兩,白蠟5錢,黃蠟1兩。
跌打刀傷。
將二蠟入麻油內,銅杓熬化,取起,放地上,一人徐徐下藤黃末,一人不住手攪勻,以盡為度,即成膏,用油紙攤貼。
敷於患處,綢帕敷好,1-2日即愈。
《綱目拾遺》卷七引周慎庵方。
蛇床子5錢,大楓子(去殼)、水銀2錢,白錫1錢,枯白礬1錢。
血風瘡,癬瘡,疥瘡,蟲瘡及坐板瘡、疥癩。
上藥各為細末。
先將錫化開,次入水銀,研勻不見星,再入末藥,柏油共搗勻,搽瘡宜幹些。或無柏油,臘豬油亦可。
《回春》卷八。
羌活1兩,獨活1兩,川烏1兩,草烏1兩,三稜1兩,莪術1兩,麻黃1兩,大黃1兩,歸尾1兩,赤芍1兩,紅花1兩,薑黃1兩,乾薑1兩,川椒1兩,牙皂1兩,半夏1兩,防風1兩,桐皮1兩,川芎1兩,牛膝1兩,羊躑躅1兩,赤小豆1兩,威靈仙1兩,劉寄奴1兩,骨碎補1兩,續斷1兩,山甲1兩,地龍1兩。
內傷諸痛。
上各用粗片,加桑、榆、桃、柳、槐枝各百寸,以麻油8斤熬枯濾淨,再熬滴水成珠,入飛丹收煉成膏,離火,再加乳香、沒藥、血竭、陀僧各1兩,肉桂、阿魏各5錢,麝香3錢,冰片1錢,攪勻,藏貯聽用。
《傷科彙纂》卷八引《戚總制秘書》。
人中白5錢(煅存性),細柏末3錢,青黛6錢,玄明粉3錢,硼砂3錢,西瓜消8錢,冰片3分。
火症,痘疳,牙疳,喉間潰爛者。
上為末。
吹用。
《觀聚方要補》卷七引《喉科指掌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