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仙方

《醫學綱目》卷十二: 遇仙方

配方組成

附子(炮,去皮臍)1兩,川烏(炮,去皮臍)1兩,當歸(酒浸,焙)1兩,川芎1兩,羌活1兩,肉蓯蓉(酒浸,炮)1兩,杜仲(去皮,炒去絲,薑汁制)1兩,黃耆1兩,白蒺藜(炒去刺)1兩,白朮1兩,人參1兩,川牛膝(酒浸,焙,去蘆)1兩,防風1兩,天麻(去苗)1兩,白茯苓1兩,萆薢1兩,狗脊(炒去毛)1兩,續斷1兩,獨活1兩,肉桂(去粗皮)1兩,赤芍1兩,虎脛骨2兩半(酥炙)。

功效主治

諸般痛風,手足艱難,筋骨疼痛,口眼斜,言語謇澀。

炮製方法

上切細,以生絹袋盛之,用無灰酒浸,密封瓶口,春3日,夏2日,秋7日,冬10日,取出曬,焙乾為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生冷、油膩、豆腐、麵食、發風之物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丸,空心用浸藥酒1盞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綱目》卷十二。

《得效》卷十二: 遇仙方

配方組成

老杉木(燒灰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風熱,外腎焮赤腫痛,日夜啼叫,不數日退皮如雞卵殼,愈而復作。

使用方法

入膩粉、清油調敷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得效》卷十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