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黃(去皮,米醋同煮爛)4兩,桃仁4兩(去皮尖,另研),天水末4兩(即益元散),乾漆2兩(瓦上焙至煙盡),杜牛膝2兩半。
蓄血。
上為末,醋湖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60-70丸。
《醫學綱目》卷四。
萆薢、破故紙、黑牽牛各等分,淮烏半兩(用巴豆1兩煮熟,去巴豆)。
腳氣,大便秘結者。
上為末,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10丸,空心鹽湯送下。如利數行,欲止之,以冷水洗手即止。
《醫方大成》卷五。
當歸(去尾)、蒼朮(切、炒)、肉桂、防風、川芎、人參、白芍藥、白薇(去土)、熟地黃(酒炒)、牡丹皮、茴香、白朮、白茯苓、桔梗、附子(炮)、澤蘭葉各等分。
血崩,經脈不勻,赤白帶下;血風癮疹瘙癢;冷氣塊築心腹,嘔逆反胃;腸風瀉血,赤白痢,月信不止;血風勞倦,頭疼眼花;月信不行,室女紅脈不通;產後諸風,中風不語迷悶;胎漏下血,氣刺心腹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。
每服1丸,血崩,經脈不勻,赤白帶下,炒當歸酒送下;血風癮疹瘙癢,薄荷蜜湯送下;冷氣塊築心腹,嘔逆反胃,炒鹽湯送下;腸風瀉血,赤白痢,月信不止,米飲送下;血風勞倦,青蒿酒送下;頭疼眼花,荊芥茶送下;月信不行,室女紅脈不通,產後諸風,中風不語迷悶,每服5丸,紅花蘇木湯送下;胎漏下血,氣刺心腹脹滿,炒姜酒送下。
《得效》卷十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