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仙丹

《嬰童百問》卷九: 遇仙丹

配方組成

牽牛3斤,大腹子3斤,錫灰2兩(炙幹,為末),大黃4兩,雷丸4兩,青木香2兩,鶴蝨2兩,乾漆2兩,皂角4條。

功效主治

積蟲氣塊,五勞七傷,赤白痢疾,便血注下,皮黃水腫,十般氣,十一般惡蟲。

炮製方法

後4味煎水,用粟米煮粥,初用牽牛末,次用大腹末,三用錫灰,四用大黃,五用雷丸,六用青木香和劑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傷寒、孕婦不可服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-7丸,用薑湯熟水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嬰童百問》卷九。

《何氏濟生論》卷五: 遇仙丹

配方組成

檳榔1兩,木香1兩,大皂角1兩,黑醜(頭末)1兩5錢。

功效主治

七十三般蟲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皂角煎水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茶清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何氏濟生論》卷五。

《醫統》卷七十八: 遇仙丹

配方組成

檳榔1斤,牽牛末1斤,大黃半斤,三稜4兩,莪術4兩(醋煮),木香2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皂角膏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0丸,壯弱加減,五更初茶清送下。如未通,再吃溫茶助之,盡了,白粥補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統》卷七十八。

《攝生眾妙方》卷四: 遇仙丹

配方組成

膃肭臍2錢,阿芙蓉2錢,片腦3分,硃砂3分,麝香1分,晚蠶蛾1分。

功效主治

五勞七傷,或因飢飽酒食生冷過度,傷其脾胃,心腹脹滿,嘔吐酸水,面黃肌瘦,飲食減少,腸腹疾塊,病初未覺,日久成大患者;男女諸般勞嗽,吐痰吐血,翻胃轉食,咳逆風壅,痰涎冷淚,鼻流清涕,水瀉痢疾,心腹疼痛,酒疸食黃,水氣宿食不化,左癱右瘓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放瓷碗內,別用水酒2鍾,將射干草不拘多少入酒內,煎至8分,然後傾於碗內,放水面,以炭火滾4-5次,取出為丸,如梧桐子大,金箔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用砂糖或梨嚼爛送下,5-7日服1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攝生眾妙方》卷四。

《攝生眾妙方》卷一: 遇仙丹

配方組成

白牽牛(頭末)4兩(半炒半生),白檳榔1兩,茵陳5錢,莪術(醋煮)5錢,三稜(醋煮)5錢,牙皂(炙,去皮)5錢。

功效主治

邪熱上攻,痰涎壅滯,翻胃吐食,十膈五噎,齁哈,酒積,蟲疾,血積,氣塊,諸般痞疾,熱瘡腫疼,或大小便不利,婦人女子面色萎黃,鬼產,食吞銅鐵銀物等症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醋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
注意事項

服後忌食他物。孕婦勿服。

使用方法

五更時用冷茶送下3錢。天明可看去後之物,此藥有積去積,有蟲去蟲。數服行後,隨以溫粥啖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攝生眾妙方》卷一。

《青囊立效秘方》卷一: 遇仙丹

配方組成

淨紅升1兩,生石膏2兩,水飛桃丹2錢,銀珠1錢。

使用方法

研至無聲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青囊立效秘方》卷一。

《傅青主男女科》: 遇仙丹

配方組成

生軍6兩,檳榔3兩,三稜3兩,莪術3兩,黑醜3兩,白醜3兩,木香2兩,甘草1兩。

功效主治

瘧疾。內傷飲食。

炮製方法

水為丸。

注意事項

忌生冷、魚腥、蕎麵。孕婦勿服。

使用方法

遇發日清晨,溫水化3-4丸,尋以溫米飲補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傅青主男女科》。

《證治匯補》卷二: 遇仙丹

配方組成

白黑醜(頭末)2兩,檳榔1兩,三稜5錢,蓬術5錢,牙皂3錢。

功效主治

蟲症,腹中堅實,腹痛腸鳴,脈沉緊有力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糖拌。

使用方法

小兒1錢,大人3錢,空心糖湯送下。是日絕食,待蟲下行,然後用薄粥湯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證治匯補》卷二。

《虺後方》: 遇仙丹

配方組成

茵陳5錢,檳榔5錢,牙皂5錢,三稜5錢,莪術5錢,枳殼5錢,廣木香5錢,蘿蔔子1兩,牽牛(頭末,半生半熟)4兩。

功效主治

蠱症並氣膈脹、食積。

炮製方法

大皂角煎水,打麵糊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茶送下。如血蠱,先服紅花、桃仁、三稜、莪術、桂枝、芒消、大黃、甘草各等分,水煎服,後服此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虺後方》。

《痘疹傳心錄》卷十五: 遇仙丹

配方組成

黑醜(頭末)4兩,大黃4兩,三稜4兩,蓬術4兩,牙皂4兩,茵陳4兩,枳殼4兩,檳榔4兩,木香1兩。

功效主治

諸般積聚。氣滯癥瘕,痰涎壅盛,反胃吐酸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用大皂莢打碎去子,煎濃汁,煮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5分,白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痘疹傳心錄》卷十五。

《三因》卷十五: 遇仙丹

配方組成

人參1兩,紫參1兩,苦參2兩,白殭蠶(去嘴)2兩。

功效主治

大風癩疾,肌肉不仁,面板瘍潰,鼻樑塌壞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白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食前溫鹽湯吞下,1日2次。次服疏風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三因》卷十五。

方出《百一》卷十八引孔世賢方,名見《婦人良方》卷十七: 遇仙丹

配方組成

硃砂1錢半,雄黃1錢半,蓖麻14個(去皮),蛇蛻1尺。

功效主治

橫逆產惡候,及死胎不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漿水飯為丸,如彈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臨產時,先用椒湯淋渫臍下,次安藥於臍內,用蠟紙數重敷藥上,以濶帛系之。須臾即生,急取下藥。1丸可用3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百一》卷十八引孔世賢方,名見《婦人良方》卷十七。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六引陳必勝方: 遇仙丹

配方組成

陳皮(去白)半兩,良姜半兩,吳茱萸(洗)半兩,石菖蒲半兩,半夏(湯泡7次)半兩,白姜半兩,五靈脂半兩,胡椒半兩,斑蝥21個(去翅足,同糯米、巴豆炒),巴豆21粒(去殼,同斑蝥炒)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積滯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醋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丸,熟水或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六引陳必勝方。

《國醫宗旨》卷一: 遇仙丹

配方組成

綿紋大黃1斤(綿紙包裹,水溼過,用好酒1碗,淨水1碗,注鍋內,上以竹架,大黃於中,瓷盆密蓋,勿令洩氣,慢火徐蒸之,候酒水盡,取出去紙,切片曬乾,為末),連珠巴戟1斤(水洗淨,捶,去心,研取淨末)。

功效主治

痰症。

炮製方法

2味和勻,生薑自然汁調和,曬乾碾末,酒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壯者每服70-80丸,次30-50丸,臨臥白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國醫宗旨》卷一。

《串雅補》卷二: 遇仙丹

配方組成

黑醜(頭末)1斤,生大黃1斤,牙皂3兩,雞心檳榔4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水泛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串雅補》卷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