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輕粉、黃丹各等分。
小兒出痘,眼內生翳。
上為細末。
左眼有翳,吹入右耳;右眼有翳,吹入左耳。更以綠豆皮、谷精草、白菊花各1兩,為末,每服3錢;幹柿1枚,米泔1盞,煎幹,將柿去核食之,每日3枚,不拘時候。
《小兒痘疹方論》。
輕粉、斑蝥(去翅足)。
人面上溼癬。
上為細末。
用溫水以雞翎掃之周圍。立效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八一。
輕粉1錢半,黃丹3錢,黃柏3錢,兒茶3錢,乳香3錢,麝香1分,冰片2分。
溼毒流注,膿水浸潰。
上為極細末。
先用蔥湯洗,再用此撒之,或麻油調敷。
《梅氏驗方新編》第七集。
舊墨1塊(指大,燒存性),輕粉1分許,亂毛1拳大(燒存性)。
蛇傷。
上為末。
好酒調敷咬處。一過便愈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○七。
輕粉3分,蘿蔔子1錢,桃仁14個(去皮尖)。
瘡痛癢,流水流血。
上為末。
擦瘡上。即愈。
《洞天奧旨》卷十六。
馬鳴退(燒灰)3錢,輕粉少許,乳香少許。
疳瘡。
上為細末。
先以溫漿洗淨,幹摻之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○一引《神效方》。
天南星1錢,半夏1錢,滑石1錢,巴豆霜1字。
小兒壯熱驚風。
上為細末,輕粉半錢為末,麵糊為丸,如粟米大。
每服1歲3丸,3歲7丸,用蔥湯送下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八五。
大棗10個,真輕粉1匣。
大小便秘。
虛者不宜用。
每1個大棗入粉少許,合住,用盞子盛,紙覆之者,湯甑上蒸熟,細咀,白湯下。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六。
黃柏(蜜炙)3錢,密陀僧3錢,黃丹3錢,高末茶3錢,乳香3錢,輕粉1錢半,麝少許。
下注疳瘡,蝕臭腐爛,疼痛不可忍者。小兒疳瘡。溼熱流注臁瘡證。
上為末。
用蔥湯洗瘡後,次貼此藥。
《玉機微義》卷十五引郭氏方。
寒水石1斤,硫黃2兩,樸消2兩,松香5兩,枯礬2兩,輕粉5錢。
疥瘡。
上為末。
香油調搽。
《丹溪心法附餘》卷十六。
輕粉1兩(用銀器內炒令黑色)。
小兒斑瘡入眼。
上藥,如患左眼用紙拈纏左耳,右耳亦如此,以填滿為度,如耳根痛,其膜自落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一。
輕粉、沒藥、乳香、密陀僧各等分。
疳瘡漏。
上為細末。
熬漿水蔥白湯洗淨瘡口,搵幹,用藥貼之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