熟地8兩,歸身3兩,香附2兩,川芎2兩,延胡索2兩,蒲黃1兩,炮姜5分。
婦人血氣虛寒,或經行前後凝滯作痛;及產後因虛惡露不行。
《成方便讀》卷四。
益母草8兩(砂鍋焙乾),香附末2兩(7制),人參2兩,嫩黃耆3兩(密水炒),白朮3兩(土炒),白茯苓3兩(去黑皮,乳拌蒸透),粉甘草3兩(去皮,蜜水炒),陳皮3兩,熟地3兩,當歸身3兩,川芎2兩,炒白芍2兩,遠志2兩(去骨,水煮片時),酸棗仁3兩(炒透),蓮肉2兩(去心燙)。
月經不調。
上為末,用龍眼肉6兩,好黃酒制爛,杵羔和煉蜜為丸,每丸重3錢,曬乾收用。
病輕者,日用1丸研末,或熱黃酒下,或蜜湯下;有痰者,薑湯下;病甚者,朝、夕各1丸,以愈為度。或丸如綠豆大,每服3錢亦可。
《履霜集》。
熟地4兩,當歸3兩,炒白芍2兩,川芎1兩,制香附2兩,桃仁1兩,延胡索1兩,炒蒲黃1兩,乾薑1兩,益母膏8兩。
月經愆期,量少腹痛。
將熟地搗爛,與諸藥打和曬乾,共研細末,用益母膏化水泛丸,如綠豆大,約成丸17兩。
孕婦忌服。
每服1錢5分,開水吞服,每日2次。
《中藥成方配本》(蘇州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