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參1錢半,黃耆3錢(蜜炙),白朮1錢半(制),當歸3錢,川芎1錢,茯神1錢半(去木),炙草8分,生薑3片,大棗3枚。
產後虛羸寒熱,脈軟弦澀。
水煎,去滓溫服。
《醫略六書》卷三十。
人參1錢,白朮1錢,黃耆5分,川芎5分,陳皮5分,甘草(炙)3分。
產後一切雜病。
上銼。
加生薑3片,水煎服。
《濟陰綱目》卷十三。
赤芍藥1分,木香半兩,黃連(去須)半分。
肝腎虛目暗,兼治耳聾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3錢匕,水1盞,煎至6分,去滓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二。
黃耆1錢,白朮1錢,當歸1錢,陳皮1錢,竹瀝半盞,薑汁半盞。
舌強。喉音如故,但舌本不能轉運言語,由於體虛有痰者。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二十四。
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熟乾地黃(焙)1兩,當歸(切,焙)1兩,肉蓯蓉(酒浸,切,焙)1兩,柴胡(去苗)1兩,黃耆1兩,芍藥(炒)3分,人參3分,白茯苓(去黑皮)3分,芎3分。
產後虛羸,寒熱往來。
上銼,如麻豆大。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加生薑5片,大棗3枚(擘),同煎至8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四。
人參1錢半,黃耆(蜜炙)1錢半,肉桂5分,炙甘草5分,川芎1錢,當歸1錢,白芍1錢,白朮1錢(蜜炙)。
蓐勞。
上加生薑3片,大棗2枚,水煎服。
《葉氏女科》卷三。
半夏(湯洗7遍,焙)3兩,乾薑(炮)3兩,白茯苓(去黑皮)2兩,甘草(炙,銼)2兩,厚朴(去粗皮,生薑汁炙)2兩,五味子2兩,黃耆2兩半,陳橘皮(湯浸去白,焙)1兩半。
肺虛寒,咳嗽下利,少氣。
上銼。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8分,去滓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