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星(水煮1滾,每個切作4塊)4兩,半夏(不切)4兩,皂角(切作段子)4兩,生薑(切)4兩,明礬4兩(捶破。將5味一處於炒罐內,用水自卯時煮至酉時,以南星內無白點為度,揀去皂角不用,只將餘藥切作薄片,曬乾或焙乾為末),杏仁(湯泡去皮,炙)2兩,神曲2兩,麥芽2兩,青皮2兩,陳皮(去白)2兩,紫蘇皮2兩,幹葛2兩,枳殼(去瓤)2兩,香附子2兩,糖球子2兩,蘿蔔子(微炒)2兩,木香2兩。
積聚,宿食不消。
上為細末,入前藥末拌勻,以生薑自然汁同拌,隔3-4月藥成餅,去皮搜碎打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60-70丸,臨臥白湯送下。
《普濟方》卷一七二。
半夏(泡7次)6兩,南星(泡)3兩,明礬(另研)1兩半,辰砂5錢(為衣)。
風痰、冬月冷痰。
薑汁糊為丸。
每服100丸,薑湯下。
《簡明醫彀》卷四引《醫林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