蟾酥合劑

《中醫外傷科學》: 蟾酥合劑

配方組成

酒化蟾酥3g,腰黃3g,銅綠3g,炒綠礬3g,輕粉3g,乳香3g,沒藥3g,枯礬3g,幹蝸牛3g,麝香1.5g,血竭1.5g,硃砂1.5g,煅爐甘石1.5g,煅寒水石1.5g,硼砂1.5g,燈草灰1.5g。

功效主治

疔瘡,白喉,走馬牙疳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各研細末,和勻。蟾酥另以燒酒化開為糊,徐徐和入藥末,混合研勻,曬乾,研成極細末,收貯聽用。

使用方法

在紅腫初起時,用上藥(亦可用般石膏為賦形劑,成為30~50%蟾酥合劑)以燒酒調塗患處,外敷貼太乙膏,至紅腫消失,腐肉與健康組織起一裂縫時,改用10%蟾酥合劑(即上藥1份,煅石膏9份),至腐肉脫落階段,再改用5%蟾酥合劑(即上藥1份,煅石膏9份,煅爐甘石5份,海螵蛸5份),亦可用吹藥器將藥噴入口腔,咽喉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中醫外傷科學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