薑黃3分,牡丹3分,當歸3分(銼,微炒),虻蟲1分(炒微黃,去翅足),沒藥1分,水蛭1分(炒令黃),劉寄奴3分,桂心3分,牛膝1兩(去心)。
產後惡血不盡,攻心腹疼痛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1錢,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。
薑黃2兩,大附子1兩(炮),赤芍藥半兩,芫花1分(醋浸過,炒令黃色),丹皮1分,紅藍子半兩,郁李仁1分(去皮),荊三稜半兩,沒藥1分,木香1分,柳桂半兩(去皮)。
血髒久冷,腹疼痛,小便濃白泔。
上為末。
每服1大錢,如腹痛,用當歸、沒藥酒煎服,水7分,酒3分,同煎及7分,熱服。
《博濟》卷三。
薑黃(如無,以川芎代)、細辛、白芷各等分。
諸般牙疼不可忍。
上為散。
擦2-3次,鹽湯灌漱。
《普濟方》卷六十五引《海上方》。
薑黃1兩,當歸1兩(銼,微炒),熟乾地黃1兩,艾葉1兩(微炒),鹿角膠1兩(搗碎,炒令黃燥)。
妊娠胎漏,下血不止,腹痛。
上為散。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入生薑半分,大棗3枚,煎至6分,去滓,每於食前溫服。
《聖惠》卷七十五。
薑黃半兩,丁香半兩,當歸(切,焙)半兩,芍藥半兩。
室女月水滯澀。
上為散。
每服2錢匕,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經脈欲來先服此藥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一。
薑黃。
小兒血淋。
上為末。
每服半錢,用紅酒調下,連2-3服。以通為度。
《活幼口議》卷二十。
薑黃1兩,牡丹皮1兩,牛膝(去苗,酒浸,切,焙)1兩,烏藥(銼)1兩,生乾地黃(焙)1兩。
產後血氣血塊,攻築疼痛。
上為散。
每服3錢匕。溫酒調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一。
薑黃(切碎,炒幹)1兩,蒲黃(微炒)1兩,桂(去粗皮)1兩。
產後血塊攻衝,心腹痛。
上為散。
每服2錢匕,生地黃自然汁調下,日3夜1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一。
薑黃、檳榔(銼)各等分。
小兒心痛。
上為散。
溫酒調下,1-2歲兒每服半錢匕,餘以意加減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四。
薑黃1兩,甘草1兩,羌活1兩,白朮2兩。
臂痛,非風、非痰者。
《赤水玄珠》卷十二。
薑黃8兩,白朮8兩,生薑(去皮,細切)3升,當歸(切)10兩,陳曲末2升,大麥糵末2升,生地黃(細切)3升,桃仁(去皮尖,雙仁)2升,杏仁(去皮尖雙仁)2升,青橘皮(湯浸去白,切)3升。
婦人冷癖,血塊虛脹,月經不調,瘦弱不能食,面無顏色。
用木杵臼搗如泥,納甑中鋪勻,以面封之,勿使洩氣,蒸熟,並甑置屋下3日,開,出藥曬乾,為散。
10日內忌生冷難消化物,過10日百無所忌。
每服方寸匕,酒調下,1日2次,取利為度。若煉蜜為丸亦得,每服30丸,酒送下,1日2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三。
薑黃8兩(醋浸,炒黑)。
產後惡露不盡,脈沉澀者。
上為散。
每服3錢,米飲調下。
《醫略六書》卷三十。
薑黃3分,檳榔半兩,乾漆(搗碎,炒令煙出)半兩,石灰(搗末,炒令黃色)1兩。
九種心痛,發動無時,及蟲痛不可忍者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2錢,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五。
沒藥1分,川薑黃末3分。
產後腹疼。
以水、童子小便各1盞,入藥煎至1盞半,分作3服,通口服;約行5-7裡,再進1服即止。
《婦人良方》卷二十。
薑黃(微炒)1兩,當歸(切,焙)1兩,木香半兩,烏藥(微炒)半兩。
心痛不可忍。
上為散。
每服2錢匕,煎茱萸醋湯調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五。
薑黃2兩,滑石2兩,木通1兩。
五般淋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1錢,水1盞,煎7分,溫下,1日3次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一四。
乾薑1兩,大黃1兩,生薑1兩,皂角刺9個。
內毒。
用酒1碗,水1碗,同煎至一半,去滓溫服。滓用酒、水各1碗,再煎溫服。須用瓦器煎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八五。
生薑(切)4兩,生地黃(切)8兩。
室女經脈虛冷,月水來腹痛。
上為散。
每服1錢,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一。
薑黃1兩,當歸(切,炒)1兩,蒲黃1兩,桂(去粗皮)1兩,生乾地黃(焙)1兩。
產後血氣塊,(疒丂)刺痛。
上為散。
每服2錢匕,空心溫酒調下,1日2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一。
川薑黃(成片子者)4兩,蓬莪術1兩,紅花1兩,桂心1兩,川芎1兩,延胡索2兩,牡丹皮2兩,當歸2兩,白芍藥3兩。
血髒久冷,月水不調,臍腹刺痛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1錢,水半盞,酒半盞,煎至7分,熱服。
《婦人良方》卷一引《專治婦人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