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聖丸
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九引《吉氏家傳》: 至聖丸

配方組成

厚朴(去皮,姜制)、黃柏(略去皮,以雞子白塗,炙黃熟,如干再上)、當歸(酒浸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五色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小兒細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0丸加減,厚朴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九引《吉氏家傳》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八: 至聖丸

配方組成

木香1兩,胡黃連1兩,黃連(去須,微炒)1兩,陳橘皮(去白)1兩,龍膽草(去苗,焙)1兩,五靈脂2兩,川楝子(去核)半兩,蕪荑仁2錢半(炒,別研),蟾酥半錢(別研),蘆薈2錢(別研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五疳黃瘦,食不生肌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煮麵糊為丸,如黍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溫米飲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八。

《聖濟總錄》一七三: 至聖丸

配方組成

使君子(去殼)20枚,肉豆蔻(去殼)1枚,丁香1錢,陳曲(炒)1錢,雄黃(研)1錢,熊膽(研)1錢,麝香(研)半錢,訶黎勒皮1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疳痢,腹脹肌瘦,洩瀉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白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丸,乳食前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一七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: 至聖丸

配方組成

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牛膝(去苗,酒浸,焙乾)1兩,海桐皮(銼)1兩,肉蓯蓉(酒浸,切,焙)1兩,防風(去叉)1兩,萆薢1兩,狗脊(黑者,去毛)1兩,黃耆(銼)1兩,蒺藜子(沙苑者,炒)1兩,茴香子(舶上者,炒)1兩,威靈仙1兩,續斷1兩,木香1兩,骨碎補4兩,木鱉子(去殼)2兩,乳香(研)半兩,沒藥(研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氣身體疼痛,筋脈拘急,手足麻木,睡臥多涎,及丹田虛冷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除研者外,為細末,再同和勻,以酒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.空心嚼,木瓜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一: 至聖丸

配方組成

臭橘100枚(去核瓤,銼),枳殼(去瓤,銼)半斤,黃連(去須)5兩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痔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用麩5升,同於銀石器內慢火炒令麩黑為度,於地上去火毒,不用麩,將藥為細末;用皂子100枚去黃,以水1升,於銀石器內煮令熟爛如膏,與前藥末同拌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溫米飲下,不拘時候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一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八三: 至聖丸

配方組成

丁香1錢,青皮1錢,木香2錢,紫厚朴(制)2錢,橘紅2錢,使君子(焙)2錢,肉豆蔻(溼紙裹煨)2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冷疳,不時洩瀉,虛汗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神曲糊為丸,如麻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7丸,食前米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八三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