螺青半兩,京墨4錢,巴豆(去油)1錢,北五靈脂2錢半,輕粉半錢,腦半錢,使君子14個(連殼煨取肉),麝1分,飛白麵3錢。
小兒驚風痰熱。
上為末,水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1丸,水研送下。
《直指小兒》卷一。
金箔50片(細研),銀箔50片(細研),川升麻1兩,子芩1兩,犀角屑1兩,蜣螂3枚(去翅足,微炒),梔子仁1兩,龍齒2兩(細研),鐵粉2兩(細研),麥門冬1兩半(去心,焙),川大黃1兩(銼碎,微炒),硃砂1兩(細研,水飛過)。
小兒驚癇,頻發不定。
上為末,入研了藥,同研令勻,煉蜜為丸,如麻子大。
每服5丸,煎竹葉湯研下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。
真金華香附1斤4兩(擇大而毛淨者,童便浸3日,搗碎,曬乾,為末,用馬料黑豆數升,煮濃汁拌曬3次,復以人乳拌曬1次,磨為末,用12兩),熟地黃3兩,當歸2兩,杜仲(鹽水炒)2兩,川芎1兩,人參1兩,白茯苓1兩,牡丹皮1兩,延胡索1兩,滴乳香1兩,沒藥(2味瓦上焙去油,研)1兩,赤石脂(細膩粘唇者,火煅醋淬)1兩,白朮1兩5錢,白芍1兩5錢,鹿角膠(牡蠣粉炒成珠,去粉)4兩。
胎前一切症。
上藥為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
每早空心服1丸,白湯送下。
《慈幼新書》卷首。
牛角2兩,羊角2兩,穿山甲(3味用溼紙裹煨焦,淨末)2兩,皂刺3錢,生大黃12兩。
楊梅瘡。
上為末。
每服5錢,陳酒送下。間2日,再1服,至重3服全愈。
《仙拈集》卷四。
真阿魏2錢,蘆薈2分,天竺黃2分,胡黃連2分,雄黃2分,川山甲(炒)2分,沉香2分,白草烏(泡)2分,硇砂2分,沒藥2分。
癖疾發熱。
上為極細末,用好酒和成一塊,入銅鍋內,再入酒半茶鍾,文火熬成膏,量可丸時取出為丸,如碗豆大。
10歲以上,服2丸,臨臥時服,黃酒送下。待其自然汗出,3日服1次,重者,5-7服;輕者,2-3服,熱即退,塊亦消。
《回春》卷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