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粉膏

《聖惠》卷三十六: 胡粉膏

配方組成

胡粉3分,黃連3分(去須),甘草1錢(炙微赤,銼),麝香1錢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緊唇瘡,疼痛不可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用臘月豬脂,調令得所。

使用方法

每以少許,塗於瘡上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六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三: 胡粉膏

配方組成

胡粉4兩,油半斤,蠟2兩半,乳香半兩(細研),麝香1錢(細研),沒藥半兩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癰疽發背,日夜發歇,疼痛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以文火煎令油熟,下胡粉,後下蠟,臨成下麝香、乳香、沒藥,攪勿住手,待似星花上來,即住,以瓷器內盛。

使用方法

於故帛上塗貼,1日換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—一六: 胡粉膏

配方組成

胡粉(炒)、白礬(燒令汁盡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鼻中瘜肉不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用青羊脂和成膏。

使用方法

以少許塗敷瘜肉上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—一六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—一七: 胡粉膏

配方組成

胡粉(炒研)。

功效主治

口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以牛酥調如膏。

使用方法

每含如杏仁大,咽津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—一七。

方出《外臺》卷三十引《肘後方》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八一: 胡粉膏

配方組成

水銀、胡粉。

功效主治

燥癬,一切乾溼癬,瘙癢。

炮製方法

研令勻。

使用方法

塗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外臺》卷三十引《肘後方》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八一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四: 胡粉膏

配方組成

胡粉(研)3兩,水銀2兩,皂莢10挺(捶,以水浸,挼濾,取濃汁1升)。

功效主治

(疒咼)疥瘡有蟲。

炮製方法

上先熬皂莢汁至五合,下粉、水銀,以柳篦攪令勻,瓷盒內盛。

使用方法

先以鹽水洗瘡,取塗磨瘡上,日3-5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九: 胡粉膏

配方組成

胡粉半兩,炭灰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金瘡中風寒水,腫。

炮製方法

上以豬膏,量藥調和。

使用方法

塗瘡孔上,出水便瘥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九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