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羊肉4兩,當歸5錢,芎5錢。
血虛不進飲食。
上將精羊肉薄批作小片子,用水3大碗,煎至1大碗,羊汁入當歸、芎,再煮7分,去滓,食前服。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四。
羊肉半斤,蔥(並細切)半斤。
寒凍腫癢。
以水5升,煎至3升,去滓溫洗,每日2-3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四。
羊肉4兩,當歸半兩,川芎半兩,生薑半兩。
婦人體虛及產後感受寒邪,腹內拘急疼痛,往來寒熱,頭眩自汗,呼吸少氣。
以水10盞,煎至3盞,掠上沫,去滓,空心,分4次熱服,1日盡,來日再將前藥滓合為1日煎之,當1劑服,入酒煎尤佳。
《雞峰》卷十六。
肥羊肉3斤(去脂),當歸1兩,桂心2兩,芍藥4兩,甘草2兩,生薑4兩,芎3兩,乾地黃5兩。
產後虛勞,攝養不善,內傷七情,陽陷陰逆,升降倒置,臟腑交病,表裡均虧,乍起乍臥,飲食不化,時作嗽咳,目昏頭痛,口渴盜汗,寒熱往來,喘乏自汗,少氣驚悸,腹中絞痛。。
以水1鬥半,先煮肉,取7升,去肉,納餘藥,煮取3升,去滓,分3服,不愈重作。
《千金》卷三。
當歸1兩,牡蠣1兩,芍藥1兩,龍骨半兩,桂枝(去皮)2分,黑附子2個(每個5錢重,炮,去皮臍)。
傷寒8-9日後,服汗下藥太過,兩手脈沉細而無力,女子踡足臥多,惡明與人聲,身有粟起,時時發戰,一如瘧證;產後血虛。
上為粉末。
每服用末2兩半,羊膂肉4兩,生薑2兩,蔥白5寸,同銼爛,以水5升,同熬至2升半以來,淨絞去滓,分作3盞服。
《傷寒微旨論》卷下。
羊肉1斤(去脂,切碎,水8盞,煮取肉汁4-5盞,澄令清),桂(去粗皮)3分,當歸(切,焙)3分,吳茱萸(微炒黃)3分,黃耆(銼)半兩,芎半兩。
產後惡露未盡,有冷氣腹痛。
上除肉外,為粗末。
每服3錢匕,肉汁1盞,生薑3片,同煎至7分,去滓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○。
肥羊肉1斤,當歸1分,甘草(炙)1分,芍藥1分。
產後內虛,寒入腹,腹中絞痛下赤,煩毒譫語見鬼。
上切。
以水1鬥煮羊肉,取7升煮藥,取2升分服。
《外臺》卷三十四引《廣濟方》。
羊肉2斤,成擇大蒜(去皮,切)3升,香豉2升。
產後中風,久絕不產,月水不利,乍赤乍白;及男子虛勞冷盛。
以水1鬥3升,煮取5升,去滓,納酥1升,更煮取3升,分溫3服。
《千金》卷三。
烏藥、延胡、防風、當歸、甘草、桃仁、川芎、香附、陳皮、桔梗、蒼朮、木香、赤芍、蔥白、生薑、黃羊肉汁4兩。
寒疝。
水煎服。
《陳素庵婦科補解》卷五。
血羊脯2-3兩,生薑2兩,桂皮5錢,乾薑5錢。
男子、婦人陽虛瘦弱。
水煎服。冬月生羊肉1大盞尤好。
《濟眾新編》卷二。
當歸3錢,生薑1兩1分,精羊肉4兩,橘皮半兩。
產後腹中疼痛,虛勞不足,裡急脅痛及寒疝。
上銼散。
水3碗,酒少許,煎至1碗,去滓,分2服,或少加蔥鹽亦佳。
《三因》卷十八。
肥羊肉2斤(如無,用麞鹿肉),茯苓3兩,黃耆3兩,乾薑3兩,甘草2兩,獨活2兩,桂心2兩,人參2兩,麥門冬7合,生地黃5兩,大棗12枚。
產後及傷身大虛,上氣腹痛,兼微風。
以水2鬥,煮肉取1鬥,去肉納藥煮,取3升半,去滓,分4服,日3夜1。
《千金》卷三。
生羊肉半斤(精者,分作8段),生薑半斤(薄切片子),當歸(洗,焙)2兩,川芎2兩,人參(去蘆頭)2兩,白朮2兩,附子(炮,去皮臍)2兩,肉豆蔻(面裹煨香)2兩。
男子、婦人一切虛損不足,肌體羸弱,不思飲食。
每1料分作8服。水3盞,煎至1盞,食前稍熱服。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九。
白羊肉(切)1斤,黃耆(銼)半兩,防風(去叉,銼)半兩,桂(去粗皮,銼)半兩,當歸(切,焙)半兩,芎半兩(銼),大棗(擘破)7枚,生薑(切)3分。
產後虛羸。
先以水5升,煮羊肉取3升,澄去脂後,納諸藥,煎取1升半,去滓,食前分溫4服,如人行3-5裡再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