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菀1兩(去根土),杏仁1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黃連半兩(去須),前胡3分(去蘆頭),半夏3分(湯洗7遍,去滑),栝樓1枚,人參1兩(去蘆頭),知母3分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傷寒百合病,陰陽相傳,日久漸瘦,不思飲食,虛熱咳嗽。
上銼細,和勻。
每服半兩,以水1大盞,煎至5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聖惠》卷十三。
紫菀半兩(洗去苗土),桑根白皮半兩,幹棗7枚,燈心1束,生薑1分,陳橘皮1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。
妊娠六七月,傷寒咳嗽,氣急。
上銼細,和勻。
以水3大盞,煎至1盞半,去滓,食後分為4服,日3服,夜1服。
《聖惠》卷七十六。
紫菀3兩,貝母3兩,茯苓3兩,杏仁(去皮尖雙仁者)3兩,生薑3兩,人參2兩,橘皮1兩(去脈)。
咳嗽,痰涎壅悶。
上切。
忌蔥、蒜、面、酢。
以水5升,煮取1升5合。去滓,分溫3服,如人行7裡,更進1服。
《外臺》卷九引《延年秘錄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