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參丸

《御藥院方》卷五: 紫參丸

配方組成

紫參2兩,甘草(炙)2兩,桔梗2兩,五味子半兩,阿膠(炒作珠子)半兩,桂(去粗皮)2錢,烏梅肉2錢,杏仁(湯浸,去皮尖,麩炒)2錢。

功效主治

遠年日近咳嗽,諸藥不效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。每兩作15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新綿裹定,湯溼過,噙化咽津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五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六: 紫參丸

配方組成

紫參1兩,苦參半兩(銼),連翹1兩,丹參1兩,膩粉1分,麝香1分(細研),滑石1兩。

功效主治

熱毒瘰癧,腫痛已破,出膿水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入研了藥令勻。別用玄參半斤,搗碎,以酒2碗,浸3日,揉取汁,去滓;用皂角子200枚,煨熟,為末;用玄參酒熬皂莢子末成膏,和前藥末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以黃耆湯送下,日加1丸,至患人歲數即住,每日卻減1丸,至1丸有瘡自幹,有結內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六。

《外臺》卷二十六引《小品方》: 紫參丸

配方組成

紫參1兩,秦艽1兩,亂髮灰1兩,紫菀1兩,厚朴(炙)1兩,藁本2兩,雷丸半升,白芷1兩,(庶蟲)蟲半兩(熬),貫眾3兩(去毛),豬後懸蹄甲14枚(炙),虻蟲半兩(去翅足,熬),石南半兩(炙)。

功效主治

五痔,大便肛邊清血出;脫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以羊脊骨中髓合豬脂各半升煎,為丸如梧桐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魚、豬肉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5丸,未食酒服,日再,亦可飲下,劇者夜1服。4日肛邊癢止,8日膿血盡,鼠乳悉愈,滿60日終身不復發,久服益善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二十六引《小品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