硼砂1分,殭蠶1分,牙消1分,白礬1分,甘草1分,雄黃1分,硇砂半分,草烏頭尖4個。
喉咽痛塞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1錢,米飲調,細細呷之。
《傷寒總病論》卷三。
蓬砂(研)1分,甘草(銼)1分,馬牙消半兩,人參半兩。
咽喉緊腫疼痛;咽喉生瘡,腥臭疼痛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半錢匕,含化咽津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二。
硼砂1分,斑蝥3-7枚(糯米拌炒,米黃為度,去頭翅足),乾漆半兩(搗碎,炒令黃色),水馬3-7枚(去足,炒黃),白芷半兩,滑石1兩,桂心半兩。
瘰癧經久不愈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1錢,空腹,晚食前以粥飲調下。
《聖惠》卷六十六。
山藥(生)6斤,腦子(研)7兩,牙消(生)24兩,麝香(研)4兩,甘草20兩,硼砂(研)20兩。
卒患喉痺,閉塞不通,腫痛生瘡,語聲不快,風壅痰毒,鼻衄出血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半錢,如茶點服。
《局方》卷七(淳祐新添方)。
青黛、石膏、硼砂、腦子。
口瘡。
上為末。
抄半錢,臨臥敷口內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九引《海上名方》。
蓬砂(研)半錢,礬蝴蝶(研)半錢,密陀僧(研)半錢。
小兒口瘡。
上用生蜜4兩,與藥同熬紫色,以新水冰冷,瓷合盛。
每用以雞翎敷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○。
硼砂、硇砂、馬牙消、白礬各等分。
風熱上攻,耳聾,或因聤耳,幹後塞卻所致者。
銚子內炒過,細研,入輕粉重研勻。
臨臥以鵝翎管子吹1字以上入耳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三十三引《惠眼觀證》。
腦子5厘,硼砂1錢,牙消1錢,熊膽1分,麝香1分。
單雙纏喉風,咽喉滿塞。
上為末。
或吹,或薄荷煎水吞下。
《外科百效》卷二。
硼砂2錢,蒲黃2錢,淨消2錢,孩兒茶2錢,薄荷2錢,甘草2錢,青黛1錢,片腦少許。
小兒口舌生瘡,咽喉不利,重舌馬牙。
上為末。
每用少許,敷點口中瘡處。
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四。
硼砂半兩,樸消1兩,片腦3錢,硃砂1錢,雄黃半錢,麝香少許。
喉風。
上為細末。
以竹筒納藥,吹入喉中。
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一。
硼砂、豆粉、硃砂各等分。
小兒變蒸,生口瘡。
上為末。
摻口中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一。
硼砂1兩,生蔞蔥各適量。
諸蛇咬痛腫。
硼砂細研為末,以園內生蔞蔥就上取蔥角尖,傾入硼砂末,卻以角尖覆7日,握出蔥,傾硼砂汁於一張緊薄紙上,陰乾。
每在傷處,取錢孔大紙貼之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○七。
南玄參半兩,貫眾半兩,白茯苓(去皮)半兩,縮砂仁半兩,滑石(研)半兩,荊芥穗半兩,甘草(生用)半兩,山豆根半兩,青黛(研)半兩,硼砂(研)3兩,蒲黃1兩,薄荷葉1兩,寒水石(燒過,研)3兩半。
心脾風毒熱所發,咽喉生瘡腫疼痛,或子舌脹,或木舌重舌,脹至腫悶塞,水漿不下。
上為細末,入研藥勻。
每服半錢,新汲水調下;或諸舌脹,摻在舌上,咽津無妨,不拘時候。
《御藥院方》卷九。
蓬砂(研)半兩,甘草(炙)半兩,白芷2錢,白藥子2兩,蒲黃1兩。
小兒木舌長大。
上為散。
每服半錢匕,3歲以上,每服1錢匕,薄荷煎湯,食後入蜜少許調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○。
硼砂半兩,馬牙消半兩,滑石半兩,寒水石半兩,龍腦半錢,白礬3錢。
懸壅腫痛。
上為極細末。
每服半錢,以新汲水調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五。
硼砂半兩,枯礬半兩,蛇皮半兩,皂角刺(火燒)半兩。
喉閉不通者。
上為細末。
每用少許吹入喉中。血出是效。
《雞峰》卷二十一。
硼砂3錢,殭蠶3錢,百藥煎3錢,川芎3錢,山豆根半兩,盆消半兩,薄荷半兩,紫河車半兩,青黛1錢。
咽喉瘡腫,閉塞不通。
上為末。
每用半錢,小兒1字,吹摻咽中,水調亦可。
《袖珍》卷三引《聖惠》。
硼砂(研)1分,膽礬(研)1分,馬牙消(研)半兩,龍腦1錢,鉛白霜3錢。
咽喉閉塞。
上研細。
每以箸頭點於懸癰子兩邊,如開口不得,以筆管吹之。
《普濟方》卷六十二引《博濟》。
硼砂(細研)、琥珀、赤茯苓、蜀葵子、陳橘皮(不去白)各等分。
沙石淋,急痛者。
上為末。
每服2錢半,用蔥頭2片,去心麥門冬21粒,蜜2匙,新水煎取清汁調下;或綠豆水浸,和皮研,清汁調下。
《直指》卷十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