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斛散

《聖惠》卷二十九: 石斛散

配方組成

石斛1兩半(去根,銼),黃耆1兩(銼),赤芍藥3分,桑螵蛸1兩(微炒),雞肶胵1兩(微炒),白龍骨3分,人參1兩(去蘆頭),牛膝1兩(去苗),麥門冬3分(去心),熟乾地黃1兩,當歸1兩。

功效主治

虛勞手足煩疼,羸瘦無力,不能飲食,小便數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大棗3枚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八: 石斛散

配方組成

石斛2兩(去根,銼),山茱萸1兩,五味子半兩,萆薢3分(銼),遠志半兩(去心),桂心半兩,人參1兩(去蘆頭),黃耆1兩(銼),當歸3分,白茯苓3分,肉蓯蓉1兩(酒浸1宿,颳去皺皮,炙令幹)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。

功效主治

虛勞羸瘦,不能飲食,面色黃黑,手足多冷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大棗3枚,煎至6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八。

《聖惠》卷十四: 石斛散

配方組成

石斛1兩半(去根,銼),巴戟1兩(去心),桑螵蛸3分(微炒),菟絲子1兩(酒浸3日,曬乾,別杵為末),杜仲3分(去粗皮,炙微黃赤,銼)。

功效主治

腎氣虛損,小便餘瀝,夢遺白濁,陰癢腰背寒痛。傷寒後腎氣虛損,小便餘瀝,及夜夢失精,陰下溼癢。陽氣虛憊,小便白淫。男子陰衰,腰背痛苦寒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,入菟絲末和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前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十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○: 石斛散

配方組成

石斛(去根)1兩,仙靈脾(銼)1兩,蒼朮(米泔浸,切,焙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雀目,晝視精明,暮夜昏暗,視不見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空心米飲調下,1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○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七: 石斛散

配方組成

石斛(去根,銼)1兩,麻黃(去根節)1兩,丹參1兩,牛膝(去苗)1兩,側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桂心3分,沉香3分,當歸3分,羌活3分,枳殼(麩炒微黃,去瓤)3分,萆薢(銼)3分,續斷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虛勞偏枯,手足不遂,筋脈拘急,骨節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七。

《聖惠》卷七: 石斛散

配方組成

石斛1兩(去根,銼)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五味子3分,澤瀉3分,當歸3分(鋅,微炒),牛膝3分(去苗),白茯苓3分,沉香3分,人參3分(去蘆頭),桂心3分,磁石2兩(搗碎,水淘去赤汁),黃耆3兩,肉蓯蓉1兩(酒浸,去皺皮,微炒),茴香子3分,枳實3分(麩炒微黃)。

功效主治

膀胱虛冷,兩脅脹滿,腳脛多疼,腰脊強痛,小便滑數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5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四三引《聖惠》: 石斛散

配方組成

石斛4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4兩,獨活(去蘆頭)4兩,天門冬(去心,焙)4兩,桂(去粗皮)4兩,秦艽(去苗上)2兩,烏頭(炮裂,去皮臍)2兩,人參2兩,天雄(炮裂,去皮臍)2兩,乾薑(炮)2兩,防風(去叉)2兩,細辛(去苗葉)2兩,杜仲(去粗皮,炒)2兩,莽草(炙)2兩,當歸(銼,焙)4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痺腳弱,久服湯,虛弱而氣未除,手足拘攣痺弱,小腹緊急,不能食、五勞七傷,腎氣不足。風溼痺,腳弱拘攣疼痛,不能行,趺踵脹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溫酒調下,日3夜1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四三引《聖惠》。

方出《千金》卷十二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二九: 石斛散

配方組成

甘草1斤,石斛4兩,防風4兩,蓯蓉4兩,山茱萸4兩,茯苓4兩,人參4兩,薯蕷4兩,桂心3兩(為末),牛膝3兩(為末),五味子3兩(為末),菟絲子3兩(為末),巴戟天3兩(為末),芎藭3兩(為末),生地骨皮(切)1升,丹參2兩,胡麻2升(以水2鬥,煮取4升,去滓),牛髓3升,生地黃汁1升,生薑汁1升,白蜜3升,生麥門冬汁3升。

功效主治

男子風虛勞損,兼時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先煎地黃、地骨皮、胡麻汁減半;納牛髓,蜜、姜、門冬等汁,微火煎,餘8升;下諸藥散,和令調勻,納銅缽中,湯上煎令可丸,為丸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酒送下,1日2次,加至50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千金》卷十二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二九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六: 石斛散

配方組成

石斛1兩半(去根,銼),牛膝1兩半(去苗),五加皮1兩,白朮1兩,山茱萸1兩,天麻1兩半,甘草1兩(炙微赤,銼),桂心1兩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薏苡仁1兩,獨活1兩,防風1兩(去蘆頭)。

功效主治

肉極,身體津液大洩,為(疒丂)風。若下焦虛極,則腳膝緩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大棗3枚,煎至6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六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三: 石斛散

配方組成

石斛3分(去根,銼),附子3分(炮裂,去皮臍),白朮3分,桂心3分,秦艽3分,黃耆3分(銼)。

功效主治

風虛汗出不止。肌瘦中風,汗出大多,致成寒中泣出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溫水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三。

《婦科玉尺》卷四: 石斛散

配方組成

人參、棗仁、茯神、遠志、白芍、石斛、麥冬、炙草、五味子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血虛驚悸。

使用方法

桂圓湯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婦科玉尺》卷四。

《袖珍》卷三: 石斛散

配方組成

柴胡、防風、北五味、黃耆、小草、官桂、白朮(麩炒)、石斛、甘草(炙)、茯苓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虛盜汗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每服1兩,水2盞,加生薑3片,煎至1盞,去滓,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袖珍》卷三。

《外臺》卷十六引《古今錄驗》: 石斛散

配方組成

石斛7分,桑螵蛸2分,紫菀2分,乾漆(熬)2分(炮),五味子2分(炮),乾地黃2分(炮),鍾乳(研)2分(炮),遠志皮2分(炮),附子2分(炮)。

功效主治

男子夢洩精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治下篩。

注意事項

忌豬肉、冷水、蕪荑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方寸匕,以酒送下,漸漸增至2匕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十六引《古今錄驗》。

《本事》卷二: 石斛散

配方組成

石斛4錢(去根,淨洗,銼細,酒炒),牛膝(酒浸,水洗,焙乾)3錢,柏子仁(去皮,研)3錢,五味子(揀)3錢,遠志(去心苗,洗,銼,炒黃色)3錢,木香3錢,杏仁(去皮尖,炒令香熟)3錢,肉蓯蓉(酒浸,水洗,焙乾)3錢,訶子肉(炮)3錢,青橘皮3錢,柴胡(去苗,淨洗)3錢,人參(去蘆)3錢,熟地黃(酒灑,9蒸9曬,焙乾)3錢,茯苓4錢(去皮),甘草2錢(炙),乾薑1錢半(炮),神曲(碎,炒)6錢,麥糵6錢。

功效主治

虛勞,羸瘦乏力,少食倦怠,多驚畏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前米飲調下,1日2-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本事》卷二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三二: 石斛散

配方組成

石斛6分,山茱萸6分,肉蓯蓉6分,牛膝6分,五味子6分,附子4分(炮),遠志6分(酒浸,去心),桂心4分,人參6分,茯苓6分,秦艽4分,菟絲子8分(酒漬)。

功效主治

男子七傷,面目黃黑,飲食不生肌肉,手足悁疼,少腹裡急,小便不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注意事項

忌豬肉、冷水、生蔥、酢物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方寸匕,食前以酒送下,早,午、晚各1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三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一: 石斛散

配方組成

石斛(去稍黑者)1兩,山茱萸1兩,五味子1兩,萆薢1兩,肉蓯蓉(酒洗,去皴皮,切,炙)1兩半,遠志(去心)1兩,人參1兩,桂(去粗皮)1兩,菟絲子1兩半(酒浸1宿,別搗),秦艽(去苗土)1兩1分,赤茯苓(去黑皮)3分,蜀椒(去目並閉口者,炒出汗)1兩。

功效主治

虛勞腹中拘急,食不生肌肉,面色黑黃,手足疼痛,小便不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空腹溫酒調下,日午、夜臥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一。

《聖惠》卷五十三: 石斛散

配方組成

石斛1兩(去根,銼),肉蓯蓉1兩(酒浸1宿,颳去皺皮,炙幹),麥門冬2兩(去心,焙),白蒺藜半兩(微炒)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,乾薑3分(炮裂,銼),桂心半兩,熟乾地黃2兩,續斷1兩,黃耆3分(銼)。

功效主治

大渴後,虛乏腳弱,小便數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五十三。

《千金》卷十九: 石斛散

配方組成

石斛10分,牛膝2分,附子4分,杜仲4分,芍藥3分,松脂3分,柏子仁3分,石龍芮澤瀉3分,萆薢3分,雲母粉3分,防風3分,山茱萸3分,菟絲子3分,細辛3分,桂心3分。

功效主治

飲酒中大風,露臥溼地,寒從下入,四肢不收,不能自反覆,兩肩中疼痛,身重脛急,筋攣不可以行,時寒時熱,足腨似刀刺,身不能自任,腰以下冷,子精虛,眾脈寒,陰下溼,莖消,令人不樂,恍惚時悲。

注意事項

忌生冷、油膩、牛肉。

使用方法

上藥治下篩,每服方寸匕,酒下,1日2次;亦可為丸,以棗膏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7丸,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十九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