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肌散4號

《中西醫結合面板病學》: 生肌散4號

配方組成

紅升丹30g,乳香30g,沒藥30g,冰片1.5g,象皮18g,煅龍骨4.5g,珍珠母15g,血竭30g,兒茶30g,輕粉9g,煅石膏30g,海螵蛸4.5g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化膿性傷口與潰瘍,硬紅斑,變應性血管炎的潰瘍,壞疽性膿皮病與褥瘡等。

炮製方法

研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臨床應用時,當膿腐(壞死組織)量多而難以脫掉時,用去腐解毒力大的1-2號生肌散。膿腐已漸脫淨時,改用3號生肌散,一旦腐肉已基本脫淨時,用4號生肌散。若肉芽健康,且有上皮自創口邊緣向內長出時,用5號生肌散。一般情況下,淺平的傷口,換藥時先揭除敷料,用幹脫脂棉擦淨傷口周圍(不用酒精棉球),然後再用於棉花蘸去分泌物。檢視傷口,如傷口內壞死組織多而不易去除時,可撒用生肌散1-2號(用量不必過多,以在傷口表面薄薄覆蓋1層即足),然後用塗有玉紅膏的紗布蓋好,粘膏固定,玉紅膏的範圍不要太大,只需略大於傷口即可,也不要塗得太厚。每1-3天換1次藥,待壞死組織大部分清除後,就改用生肌散3號,外面仍包以玉紅膏。壞死組織已脫淨時,改用生肌散4號。當肉芽已明顯長出,則改用生肌散5號,外面包以象皮膏。深在傷口,若傷口小而深時,揭除敷料後,同樣用脫脂棉花擦淨傷口周圍,然後用探針卷少量棉花擦淨深處的分泌物(進出探針時,要始終保持1個方向捻轉)。最後取適當大小的1片棉花置於傷口外,將生肌散撒在棉花片上,用探針隨捻隨送進傷口內(要求棉花包裹在探針上,生肌散包在棉花中央,要求探針把棉花送到傷口深處頂端)。取出探針時,向相反的方向捻轉,則棉花已形成1個藥捻而脫離探針,輕輕抽出探針,棉捻則置留在傷口內,外面用玉紅膏包紮粘牢。生肌散之應用按傷口壞死組織多少,傷口腔徑大小,是否引流通暢來決定。壞死組織多,口腔徑小,引流不暢用1-2號,反之,用3-4號,健康肉芽已長平可用5號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中西醫結合面板病學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