枯白礬1兩,幹胭脂1錢半,輕粉半錢,麝香少許。
口舌惡瘡,及牙疳蝕。
上為末。
油調,摻口瘡,或幹貼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九。
真珠母(即大石蚌)、爐甘石3兩,石膏3兩,陳年蠶絲繭1兩,赤石脂3兩,血竭3錢,粉口兒茶1兩。
瘡毒膿腐巳盡者。
摻瘡上。
《顧氏醫徑》卷六。
輕粉1錢,珍珠2分,天竺黃6分。
楊梅瘡。
上為細末。
將瘡用槐條煎湯洗淨後搽藥。即愈。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五引翟散官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