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地黃2兩,薯蕷4兩,澤瀉4兩,茯苓1兩,牡丹皮1兩,附子(炮,去皮臍)1兩,桂心(去皮)1兩,山茱萸5兩。
填精補髓止渴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10丸,空心、食前溫酒送下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五○引泗州楊吉老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