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骨(搗羅,水飛3遍,重研令細,去水,幹,入熟絹袋盛,縫合;置5鬥米下炊1遍了,幹,重研細)8兩,菟絲子(酒浸1宿,酒煮1宿令爛,去酒搗爛,焙乾為末)8兩,鹿茸(新嫩帶血者,去毛,酥炙)6兩,韭子(淨揀,微炒)4兩半。
上為末,煉白蜜為丸,如小豆大。
每服7丸,溫酒送下。日2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五。
石膏(火煅通赤,放地上出火毒)1兩,半夏1兩,硫黃半兩(細研)。
腎厥頭痛。
上為末,薑汁煮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6丸,食前生薑湯送下。
《普濟方》卷四十四引《指南方》。
硫黃2兩,石膏(硬者不煅,研)1兩,半夏(湯浸洗7次)1兩,消石1分(研)。
腎厥頭痛,腎氣不足,氣逆上行,頭痛不可忍,謂之腎厥,脈舉之則弦,按之石堅;頭痛筋攣,骨重少氣,噦噫腹滿,時驚,不嗜臥,咳嗽煩冤。
上為細末,生薑汁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陰乾。
每服30丸,生薑湯或米飲送下。
《本事》卷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