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黃、甘草(炙)、芒硝、大黃。
經閉,惡露不盡,便毒,跌打瘀血身痛;經候不通,腹脹或痛;疥瘡作痛;胃熱消渴,善食漸瘦。
上(口父)咀,水煎服。
《玉機微義》卷四十九引戴人方。
人參1錢,生地1錢,川芎1錢,硃砂1錢,防風1錢,細辛1錢,石菖蒲1錢,甘草1錢。
產後不語。
上為末。
每服1錢,薄荷湯調下。
《女科萬金方》。
當歸、芍藥、川芎、甘草、芒消、熟地黃、大黃、黃芩各等分。
室女經不行,頸多結核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3錢,水1盞,加生薑3片,煎至7分,去滓溫服。
《衛生寶鑑》卷十三。
當歸1錢,川芎1錢,芍藥1錢,生地黃1錢,大黃(蒸)1錢。
婦人血虛,大便秘澀。
水1盞半,加大棗1枚,蔥白2寸,煎7分,空心服。
《醫統》卷八十三。
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黃、大黃、樸消、枳實、厚朴。
血疝;人頭目有瘡腫瘰癧,及胸臆脅胠之間或有瘡痂,腫核不消及膿水不止;婦人月事不來。
水煎服。
《醫統》卷六十引《局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