狐陰丸

《外臺》卷二十六引《廣濟方》: 狐陰丸

配方組成

狐陰1枚(炙),木香6分,蒺藜子6分,膃肭臍6分,昆布6分,牛膝8分,菟絲子8分(酒漬),桃仁(去尖皮,熬)10分,石斛10分,檳榔仁10枚。

功效主治

腎虛疝氣,腰膝冷疼,陰囊腫癢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治下篩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熱面、蕎麥、豬、魚、粘食等物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-30丸,空腹以酒送下,1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二十六引《廣濟方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二: 狐陰丸

配方組成

狐陰1具(炙黃),蜚生蟲14枚(微炙),桂(去粗皮)3分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3分,乾薑(炮)3分,蒺藜子(炒,去角)3分,細辛(去苗)3分,桃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炒,別研)1兩半,卷柏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陰(疒頹)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麻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1-2歲兒米飲送下5丸,空心、日晚各1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