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醜8兩,檳榔3兩,大黃3兩,三稜3兩,莪術3兩,五靈脂3兩,枳實3兩,厚朴3兩,麥芽3兩,山楂3兩,神曲3兩,乾薑3兩,廣木香5錢。
上為小丸。
每服2錢。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大同方)。
大黃1斤,炒二醜1斤,三稜(醋制)1斤,枳實(麩炒)1斤,莪術(醋制)1斤。
停食停水,消化不良,胸悶脹滿,肚腹疼痛,噁心倒飽,大便不通,以及食積奶積,疳積痞積。
上為細末,涼開水為小丸,每斤丸藥用紅曲面2兩上衣,3錢重灌袋。
孕婦及體虛者勿服。
每次服1袋,小兒酌減,白開水送下。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天津方)。
二醜8兩,生大黃8兩,熟大黃8兩,青皮4兩,山楂4兩,三稜4兩,莪術4兩,萊菔子4兩。
傷食。
上為丸,紅面為衣。
《醫門八法》卷二。
大黃半斤,黑白醜半斤,熟大黃半斤,檳榔半斤,青皮半斤,三稜半斤,莪術半斤,甘草半斤,山楂半斤,麥芽半斤,神曲半斤,黑梔子半斤,白朮半斤,當歸半斤。
諸般積聚,食積不消,胸滿腹脹,大便燥結。
上為細末,水為丸,紅曲為衣。
虛弱症及孕婦忌用。
每服2錢,白開水送下;10歲每服1錢。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禹縣方)。
大黃1斤,二醜1斤,君子肉2兩,山甲1兩,滑石2斤,皂角1斤,卜子(萊菔子)1斤。
蕎麥麵為丸。
《蠢子醫》卷二。
三稜(炒)48兩,莪術(炙)96兩,山楂144兩,檳榔48兩,橘皮144兩,黑牽牛(炒)240兩,青皮(炒)96兩,枳實(炒)144兩,大黃240兩。
食滯積聚,胸滿痞悶,腹痛堅硬。蟲積腹痛,嘈雜吞酸,大便秘結。
上為細末,冷開水為小丸,紅曲為衣(每16兩小丸上紅曲2兩)。
孕婦忌服。
每服2錢,小兒減半,1日2次,溫開水送下。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。
二醜2兩6錢7分,三稜2兩6錢7分,莪術2兩6錢7分,大黃2兩6錢7分,檳榔2兩6錢7分。
五積六聚,胸中痞痛,胃脘腹脹,食噎氣塞,咯氣吞酸,胃積嘈雜,二便閉結,飲食不下。
上為極細末,水為小丸,如梧桐子大,紅曲為衣。
虛寒之人及孕婦禁服;忌食辛辣生冷。
每服2錢,每日2次,早、晚空心服之。7-12歲,每服1錢;4-6歲,每服5分;週歲-3歲者,每服3分,白開水送下。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吉林方)。
蘆薈1錢5分,天竺黃3錢,穿山甲(面炒)3錢,白信(煅)7分,巴霜(去油)6錢,硼砂1錢,硇砂1錢。
溼熱之物蘊積腸胃日久生蟲,裹血聚氣,胸腹脹痛,面黃肌瘦,食少神倦,溲澀便溏。
上為細末,黃蠟1兩4錢熔化為丸,如綠豆大。
忌蔥、韭發物。
每服5丸,溫酒送下。
《飼鶴亭集方》引海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