漏蘆丸

《準繩·瘍醫》卷五: 漏蘆丸

配方組成

漏蘆1兩,枳殼(麩炒,去瓤)3兩,苦參3兩,防風、川大黃、烏蛇。

功效主治

風癮疹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食後用溫漿水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準繩·瘍醫》卷五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三: 漏蘆丸

配方組成

漏蘆3兩,葳蕤(焙,切)3兩,烏蛇(酒浸,去皮骨,炙)3兩,苦參4兩,枳殼(去瓤,麩炒)2兩,秦艽(去苗土)1兩半,麥門冬(去心,焙)1兩半,防己1兩,玄參3兩,白朮1兩半,黃耆(銼)1兩半,大黃(銼,炒)3兩,黃芩(去黑心)1兩。

功效主治

腳氣腫滿生瘡,積年不愈,或飲酒塞滯,散在腠理;及風癢疥癬,毒氣下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-40丸,惡實根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七: 漏蘆丸

配方組成

漏蘆(去蘆頭)1兩,艾葉(去梗,炒)4兩。

功效主治

冷勞洩痢,及婦人產後帶下諸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用米醋3升,入藥末一半,先熬成膏,後入餘藥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食前用溫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七。

《聖惠》卷九十三: 漏蘆丸

配方組成

漏蘆2兩,豬肝1兩(煿幹),楮樹根白皮1兩(銼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無辜疳痢,羸弱,不欲飲食;及腹內蟲動作,多吐清水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以溫水研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九十三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一: 漏蘆丸

配方組成

漏蘆(去蘆頭,生)半兩,畢茇(生)半兩,木香半兩,幹蠍(頭尾足全者,炒)半兩,阿魏1分(用醋化面和作餅,慢火炙),硇砂1分(別研)。

功效主治

腎虛冷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煨蔥酒嚼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一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五: 漏蘆丸

配方組成

漏蘆1兩,葳蕤1兩,檳榔1兩,枳殼1兩(麩炒微黃,去瓤),防風半兩(去蘆頭),獨活半兩,秦艽1兩(去苗),五加皮3分,赤芍藥3分,川大黃1兩(銼碎,微炒),黃耆3分(銼),黃芩半兩,烏蛇3兩(酒浸,去皮骨,炙微黃)。

功效主治

腳氣腫盛,生瘡久不愈,膿血長流,疼痛發歇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以溫酒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五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