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風散

《宣明論》卷三: 清風散

配方組成

石碌1錢,硃砂3字,牙消3字,雄黃3字,龍腦1錢,瓜蒂2錢,滑石半錢,赤小豆半錢,皂角1挺(去皮,炙黃,取末)。

功效主治

頭目昏眩,咽膈不利,痰誕壅塞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,新汲水調下。如口噤不省人事,滴水鼻中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宣明論》卷三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七: 清風散

配方組成

防風5分,荊芥3分,羌活5分,獨活5分,連翹5分,當歸5分,赤芍藥1錢,生地黃5分,蒼朮1錢,陳皮1錢,半夏(制)1錢,白茯苓1錢,烏藥7分,檳榔5分,木瓜6分,牛膝7分,木香3分,黃連5分,玄參7分,鼠粘子(炒)5分,萆薢2錢,金銀花6分,升麻1錢,白蒺藜(炒)8分,防己5分。

功效主治

風熱氣滯,身體麻木,遍身結核,俗謂鳳疙瘩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1劑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3片,蔥白5寸,以水2盞,煎8分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七。

《幼科直言》卷五: 清風散

配方組成

川芎、羌活、柴胡、薄荷、紅花、歸尾、桔梗、枳殼、陳皮、甘草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病眼,因感風熱而攻上焦,或赤紅浮腫。

使用方法

引用蔥白1寸,水煎服。乳兒可兼服抱龍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科直言》卷五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