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神散

《直指小兒》卷二: 清神散

配方組成

犀角1分,遠志肉(姜制,焙)1分,白鮮皮1分,石菖蒲1分,半夏(制)1分,茯神半兩,大黃(焙)1錢半,人參1錢半,甘草(炒)1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驚癇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字,去心麥門冬煎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小兒》卷二。

《外科正宗》卷二: 清神散

配方組成

甘草節5錢,真綠豆粉1兩,大硃砂3錢,梅花片5分,牛黃3分。

功效主治

脫疽、疔瘡,發背,毒積甚者,腠理髮越不盡,煩躁悶亂,睡則譫言,嘔吐不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淡竹葉、燈心湯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

《便覽》卷一: 清神散

配方組成

羌活、枳殼、歸身、白朮、薄荷、甘草、龍膽草、桔梗、黃芩、半夏、防風、連翹、川芎、玄參、梔子仁。

功效主治

熱氣壅盛,痰涎,胸膈煩熱。

使用方法

上以水1盞半,加生薑3片,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便覽》卷一。

《醫統》卷八十八: 清神散

配方組成

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防風、桔梗、細辛、天花粉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肺熱鼻塞生瘡,不聞香臭。

炮製方法

上咀散。

使用方法

入薄荷少許煎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統》卷八十八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一: 清神散

配方組成

麻黃(去節)2錢,川芎半兩,羌活2錢,防風2錢,荊芥2錢,苦梗2錢,甘草2錢,茯苓半兩,人參3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變蒸潮熱;傷寒兼傷風,咳嗽氣急,夜啼煩躁,頭目昏沉;及傷風身熱,咳嗽不進飲食,耳塞氣促,睡臥不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加薄荷同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一。

《普濟方》卷四十六: 清神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、腦子、雄黃、青黛、全蠍、乳香、沒藥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首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少許,口含溫水,搐入鼻中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四十六。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九: 清神散

配方組成

幹菊花1兩,白殭蠶(炒去絲嘴)1兩,荊芥穗半兩,羌活半兩,木通半兩,川芎半兩,防風半兩,木香2錢,甘草3錢,石菖蒲3錢。

功效主治

頭目不清,耳聾作痛,脈浮數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食後、臨臥服,茶清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九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: 清神散

配方組成

惡實(微炒)1分,木通(銼)1分,晚蠶沙1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眼疳及皰瘡入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,以溫水調下。每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一: 清神散

配方組成

王瓜(細碎,炒令黑色)1兩,川芎1兩,香附子2兩(炒),防風1兩,薄荷葉1兩,白芷1兩,荊芥穗1兩,羌活1兩,細辛(去葉)1兩,甘草(炙)1兩。

功效主治

頭風旋暈,面目瞤動,神志不清,鼻塞聲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大錢,食後茶清點服;或溫水亦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一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三: 清神散

配方組成

龍腦2兩,薄荷葉2兩,荊芥穗2兩,甘草1兩(炙),川芎1兩,牛蒡子(炒)1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壅熱盛,咽膈不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後沸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三。

《雞峰》卷十八: 清神散

配方組成

川芎1兩,芥穗1兩,香附子1兩,防風1兩,澤瀉1兩,甘草1兩,石膏1兩,蒺藜1兩。

功效主治

頭目不清,精神昏憒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茶清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十八。

《雞峰》卷十八: 清神散

配方組成

川芎半兩,川烏頭半兩,蒼朮半兩,滑石半兩,瓜蔞根半兩,白芷半兩,綠豆1合。

功效主治

頭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擦於頭上,候少時蓖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十八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○: 清神散

配方組成

牛黃(研)1分,天竺黃(研)1分,鉛白霜(研)1分,鬱金1分,麥門冬(去心,焙)1分,甘草(炙)1分,人參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驚熱啼叫,睡臥不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匕,乳食後人參湯放冷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五: 清神散

配方組成

芎窮2兩,莎草根(炒去毛)3兩,石膏(研)1兩,龍腦(研)1分。

功效主治

腦風頭痛,連眼目緊急,肢體拘急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食後用荊芥、臘茶清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五。

《局方》卷一: 清神散

配方組成

檀香(銼)10兩,人參(去蘆)10兩,羌活(去苗)10兩,防風(去苗)10兩,薄荷(去土)20兩,荊芥穗20兩,甘草(爁)20兩,石膏(研)40兩,細辛(去苗,洗,焙)5兩。

功效主治

頭昏目眩,心忪面熱,腦痛耳鳴,鼻塞聲重,口眼瞤動,精神昏憒,肢體疼倦,頸項緊急,心膈煩悶,咽嗌不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後沸湯點服;或入茶末點服亦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局方》卷一。

《活幼口議》卷二十: 清神散

配方組成

四聖湯,白附子、全蠍、膩粉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體熱,夜啼煩躁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活幼口議》卷二十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