遠志(制)、赤茯苓、赤芍藥、生地黃、麥門冬(去心)、知母、甘草(生)各等分。
癰疽有熱證。
上銼。
每服3錢,加生薑、大棗,水煎服。
《直指》卷二十二。
青黛2錢,硼砂2錢,薄荷2錢,牛黃3分,冰片3分。
舌強不語,風痰不開。
上為末。
先以蜜水洗舌,後以生薑汁擦舌,將藥末蜜水調稀,搽舌本上。
《赤水玄珠》卷一。
青黛、殭蠶、生地、木通、黃連、辰砂、琥珀(另研)、白芍、赤芍。
痰火癇證。
《醫宗己任編》卷三。
赤茯苓(去皮)1錢,酸棗仁1錢,麥門冬(去心)1錢,遠志(甘草水泡,去心)5分,黃連1錢,胡麻仁1錢,枳殼(去瓤)8分,小木通8分,小甘草2分。
思慮過度,怒氣所得,熱劇,舌青黑有刺。
上銼。
水煎,溫服。
《壽世保元》卷六。
刺薊1握。
九竅出血。舌上出血,大衄。
上絞取汁,以酒半盞調和頓服。如無清汁,只搗幹者為末,冷水調服3錢匕
方出《證類本草》卷九引《簡要濟眾》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