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萍草1分(末),黃丹1分,麝香1錢(細研)。
口瘡久不愈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
每服1丸,含化。
方出《聖惠》卷三十六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九。
紫背浮萍(取大者,洗淨,曬乾)。
白駁風。圓形脫髮(油風脫髮),面板瘙癢病(癮疹),白癜風,蕁麻疹,((疒咅)(疒畾))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
每服1丸,豆淋酒送下。
《金鑑》卷七十三。
紫背浮萍2兩,蒼耳草2兩,蒼朮2兩,苦參3兩,黃芩1兩5錢,殭蠶1兩5錢,鉤藤1兩5錢,豨薟草1兩5錢,防風1兩5錢。
一切陰陽頑癬。
上為末,酒法為丸。
每服2錢,白滾湯送下。
《玉案》卷六。
水中萍。
熱渴不止,心神煩躁。
洗,曬乾為末,以牛乳汁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以粥飲送下,不拘時候。
方出《聖惠》卷五十三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七九。
幹浮萍、栝樓根各等分。
消渴,虛熱。
上為末,以人乳汁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空腹時飲送下,日3次。
《千金》卷二十一。
浮萍草(陰乾)1分,晚蠶沙1分,白薄荷葉1分。
小兒瘡子不出,煩悶驚悸。
上為末,用薄荷自然汁煮麵糊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
每服1丸,薄荷湯化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