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頭骨2兩(炙),丹砂2兩,真珠2兩,雄黃2兩,雌黃2兩,鬼臼2兩,曾青2兩,女青2兩,皂莢2兩(去皮子,炙),桔梗2兩,蕪荑2兩,白芷2兩,芎2兩,白朮2兩,鬼箭2兩(削取皮羽),鬼督郵2兩,藜蘆2兩,菖蒲2兩。
時氣瘴疫。
上藥治下篩,煉蜜為丸,如彈丸大。
帶之,男左女右。
《千金翼》卷十引丁季方。
硃砂1兩(細研),雄黃1兩(細研),白龍骨1兩,犀角屑半兩,鬼臼1兩(去須),赤小豆半兩,鬼箭羽1兩,芫青20枚,桃仁50枚。
狂邪,妄語狂走,恍惚不識人。
上為末,更研令勻,以蠟和丸,如彈丸大。
絳囊盛之,係臂上,男左女右。小兒系項頸下。
《聖惠》卷五十六。
雄黃5兩(研),硃砂5兩(研),鬼臼5兩,鬼督郵5兩,雌黃5兩(研),馬兜鈴5兩,皂莢5兩(炙),虎骨5兩(炙),阿魏5兩,甲香1兩,羚羊角1枚(屑),桃白皮5兩,白膠香1兩,菖蒲5兩,羖羊角1枚(屑),臘蜜8斤(煉),石硫黃5兩(研)。
上十七味,搗篩十六味,臘蜜和為丸,如杏子大。
忌生血物、羊肉湯。
將往闢瘟處燒之。若大疫家可燒,並帶行。
《外臺》卷四引《古今錄驗》。
雄黃2兩,雌黃2兩,牯羊骨1兩,虎頭骨1兩,龍骨3兩,鱉甲3兩,鯪鯉甲3兩,刺蝟皮3兩,樗雞5枚(無,即以芫青5枚代之),川芎、白蒺藜、鬼臼、禹餘糧、東門上雄雞頭1枚。
用蠟30兩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門口房內燒之,男左女右臂上常帶1丸。
《育嬰秘訣》卷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