橘葉散

《外科正宗》卷三: 橘葉散

配方組成

柴胡1錢,陳皮1錢,川芎1錢,山梔1錢,青皮1錢,石膏1錢,黃芩1錢,連翹1錢,甘草5分,橘葉20片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有孕胎熱為內吹,有兒吃乳為外吹,致乳結成腫痛,寒熱交作,甚者噁心嘔吐。

使用方法

水2茶盅,煎8分,食遠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正宗》卷三。

《古今醫徹》卷三: 橘葉散

配方組成

金銀花1錢,瓜蔞1錢,青皮1錢,當歸1錢,皂針1錢,連翹1錢,橘葉10片,柴胡7分,甘草節3分。

功效主治

乳癰。惡寒發熱,乳房紅腫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徹》卷三。

《醫學正傳》卷六引丹溪方: 橘葉散

配方組成

青皮5分,石膏5分,甘草節5分,瓜蔞子1錢,當歸頭5分,皂角刺1錢半(去尖,略炒出汗),金錢花5分,沒藥5分,蒲公英5分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百不如意,久積憂鬱,乳房內有核如鱉棋子。

炮製方法

上細切,作1服。

使用方法

加青橘葉1小握,以酒1盞半,煎至1盞,食後或臨臥時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正傳》卷六引丹溪方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