橘核丸

《保命歌括》卷十六: 橘核丸

配方組成

橘核(炒)、南星(炮)、半夏(洗)、黃柏(酒炒)、蒼朮(鹽炒)、山楂肉、白芷、神曲(炒)、滑石、昆布、吳茱萸(酒、醋分浸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男子木腎,婦人陰(疒頹)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-70丸,空心鹽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保命歌括》卷十六。

《醫學心悟》卷三: 橘核丸

配方組成

橘核2兩(鹽酒炒),小茴香1兩,川楝子(煨,去肉)1兩,桃仁(去皮尖及雙仁者,炒)1兩,香附(醋炒)1兩,山楂子(炒)1兩,廣木香5錢,紅花5錢。

功效主治

七疝。

炮製方法

以神曲3兩,打糊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。衝疝,用白茯苓1錢,松子仁3錢,煎湯送下;狐疝,用當歸2錢,牛膝1錢5分煎湯送下;(疒頹)疝,用白茯苓、陳皮、赤茯苓1錢煎湯送下;厥疝,治同衝疝;瘕疝,用丹參、白茯苓各1錢5分,煎湯送下;(疒貴)疝,本方內加五靈脂1兩,赤芍1兩5錢(酒炒),服時用牛膝1錢5分,當歸尾3錢煎湯送下;(疒貴)癃疝,治法同上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心悟》卷三。

《濟生》卷三: 橘核丸

配方組成

橘核(炒)1兩,海藻(洗)1兩,昆布(洗)1兩,海帶(洗)1兩,川楝子(去肉,炒)1兩,桃仁(麩炒)1兩,厚朴(去皮,薑汁炒)半兩,木通半兩,枳實(麩炒)半兩,延胡索(炒,去皮)半兩,桂心(不見火)半兩,木香(不見火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四種(疒頹)病,卵核腫脹,偏有大小,或堅硬如石,或引臍腹絞痛,甚則膚囊腫脹,或成瘡毒,輕則時出黃水,甚則成癰潰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70丸,空心鹽酒湯任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濟生》卷三。

《醫學心悟》卷三: 橘核丸

配方組成

橘核子(鹽酒炒)2兩,川楝子(煨,去肉)1兩5錢,山楂子(炒)1兩5錢,香附(薑汁浸,炒)1兩5錢,荔枝核(煨,研)1兩,小茴香(微炒)1兩。

功效主治

癥瘕痃癖,小腸膀胱氣等。

炮製方法

神曲4兩,煮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淡鹽水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心悟》卷三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