椒艾丸

《御藥院方》卷七: 椒艾丸

配方組成

烏梅(去核)2兩半(醋浸,布裹蒸),川椒(炒,去目)1兩,揉成無滓艾1兩半,乾薑(炮)1兩,赤石脂1兩,黑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。

功效主治

久虛寒,洩痢不止。久痢完谷不化,肌肉消瘦。

炮製方法

上除烏梅外,同為細末,將蒸烏梅肉研勻,更入熟棗肉、蜜少許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食前米飲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七。

《千金》卷十五: 椒艾丸

配方組成

蜀椒300粒,熟艾1升,乾薑3兩,赤石脂2兩,烏梅100枚。

功效主治

三十年下痢,所食之物皆不消化,或青或黃,四肢沉重,起即眩倒,骨肉消盡,兩足逆冷,腹中熱,苦筋轉,起止須扶,陰冷無子。

炮製方法

上椒、姜、艾為末,梅著1鬥米下蒸,令飯熟,去核,納姜、椒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丸,日3服;不愈,加至20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十五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