棘刺丸

《外臺》卷十六引《深師方》: 棘刺丸

配方組成

棘刺2兩,天門冬(去心)2兩,乾薑2兩,菟絲子2兩,烏頭(炮)2兩,小草2兩,防葵2兩,薯蕷2兩,石龍芮2兩,枸杞子2兩,巴戟天2兩,萆薢2兩,細辛2兩,萎蕤2兩,石斛2兩,厚朴(炙)2兩,牛膝2兩,桂心2兩。

功效主治

虛勞諸氣不足,數夢或精自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以蜜、雞子白各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食豬肉、冷水、生蔥、菘菜、鯉魚等。

使用方法

食前服5丸,每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十六引《深師方》。

《外臺》卷十六引《古今錄驗》: 棘刺丸

配方組成

棘刺2兩,麥門冬(去心)1兩,萆薢1兩,厚朴(炙)1兩,菟絲子1兩,柏子仁1兩,蓯蓉1兩,桂心1兩,石斛1兩,小草1兩,細辛1兩,杜仲1兩,牛膝1兩,防葵1兩,乾地黃1兩,石龍芮2兩,巴戟天2兩,烏頭半兩(炮,削去皮)。

功效主治

男子百病,小便過多,失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以蜜雜雞子黃各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食豬肉、冷水、生蔥,生菜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丸,以飲送下,每日3次。稍增至30丸,以知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十六引《古今錄驗》。

《雞峰》卷九: 棘刺丸

配方組成

棘刺1兩,萎蕤1兩,石斛1兩,牛膝1兩,厚朴1兩,龍齒1兩,遠志1兩,乾薑3分,烏頭半兩,甘草半兩,防風半兩,細辛半兩,菟絲子2兩,薯蕷3分,石龍芮3分,枸杞子3分,巴戟3分,桂心3分,萆薢1兩半,天門冬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虛勞腎氣不足,夢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食前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九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