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燕子1枚,大棗肉7個(去核),巴豆7粒(霜)。
遍身虛腫。
上2味入棗肉內,燒存性,細研,以蟾酥為丸,如麻子大。
以所傷物汁送下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三十二引《古氏家傳》。
破故紙4兩,木香1兩,肉豆蔻2兩(煨)。
洩瀉,兼治腎洩。
上為細末,燈心煮淮棗(去皮核)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-50丸,食稍空或午前以人參、生薑湯送下,或鹽酒、鹽湯送下。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六。
蒼朮(米泔浸1晝夜,銼碎)4兩,生薑(去皮,切碎)4兩,棗(去核,切碎)4兩,川芎(酒浸1宿,銼碎)4兩,桂(去皮,銼碎,酒浸1宿)4兩。
脾胃不和,飲食減。
上5味相間一重重鋪,蒸軟熟,同搗爛,用垍盒子盛,用時旋丸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空心白湯送下。
《雞峰》卷十二。
棗肉2枚(去核,入青礬如核大在內,以火煅存性為末),麝香少許。
小兒因疳加瘡,侵口鼻。
油調塗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八○引《鮑氏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