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枝湯

《聖濟總錄》卷—一九: 柳枝湯

配方組成

柳枝(切)1合,槐枝(切)1合,黑豆1合,蜀椒(去目併合口,炒出汗)半兩,鹽1分,細辛(去苗葉)1分,羌活(去蘆頭)1分。

功效主治

齒痛,連牙頷疼。

炮製方法

上除椒、鹽外,併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先以水6盞,煎取2盞,去滓,入椒,鹽,再煎取1盞,通口漱之,不拘時候,以愈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—一九。

《雞峰》卷二十四: 柳枝湯

配方組成

楊柳枝(指大,長3尺)20枝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水(疒頹)偏大,上下不定,疼痛不可忍

使用方法

水煮令極熱,以故帛及氈掩腫處,取熱柳枝更互捍之,如此取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二十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八: 柳枝湯

配方組成

柳枝(銼)半兩,柴胡(去苗)2兩,鱉甲(去裙襴,醋炙)2兩,大黃(煨)半兩,青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半兩,木香半兩,甘草(炙,銼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虛勞肌熱,煩躁少力,痰嗽頰赤,潮熱,夜多盜汗,飲食無味,日漸羸瘦,五心煩熱,骨節痠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匕,水1盞半,入青蒿1握(切),小麥200粒,同煎至1盞,去滓,食後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八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四: 柳枝湯

配方組成

垂柳枝1握,槐白皮1握,桑白皮1握,白楊皮1握。

功效主治

齒齦腫,連耳腦腫疼。

炮製方法

上細銼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半兩,以水1大盞,煎至7分,去滓,入鹽1錢,攪令勻,熱含冷吐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四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四: 柳枝湯

配方組成

柳枝1握(切),地骨皮1兩,細辛1兩,防風(去蘆頭)1兩,杏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)1兩,蔓荊子1兩,鹽半兩,生地黃1升(切)。

功效主治

齒根出露,搖動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細銼和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1兩,以水1大盞,酒1盞,同煎至1盞,去滓,熱含就於患處良久,倦即吐之,含盡為度,1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四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四: 柳枝湯

配方組成

嫩柳枝半兩,茵陳3兩,苦參5兩,狼牙草3兩,青葙葉3兩,桃枝5兩,槐白皮4兩,蒴藋5兩,麻黃3兩(去根節)。

功效主治

風瘙面板生(疒咅)(疒畾),搔之腫癢。

炮製方法

上細銼和勻。

注意事項

切慎外風。

使用方法

每取1斤,以水5鬥,煮取4鬥,去滓,更入鹽及樸消各2兩,攪勻,看冷熱,於溫室中洗浴。洗罷,衣覆汗出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四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九: 柳枝湯

配方組成

羌活1兩,獨活1兩,地骨皮1兩,防風(去蘆頭)1兩,柳枝皮1兩,小椒半兩(去目),蒼朮8兩(揀淨,去粗皮)。

功效主治

牙根宣露,動搖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2錢,水1盞,入柳枝,黑豆少許,同煎至7分,去滓,食後熱漱冷吐,1日2-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九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