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仲湯

《不知醫必要》卷二: 杜仲湯

配方組成

川杜仲(鹽水炒去絲)1兩。

功效主治

腎虛腰痛腳軟。

使用方法

水、酒各半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不知醫必要》卷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一: 杜仲湯

配方組成

杜仲(去粗皮,微炙,為細末)3兩,生地黃汁3合。

功效主治

腳氣緩弱腫疼。

使用方法

上藥先將杜仲末以水2盞,煎至1盞,去滓,入地黃汁3合,酒2合,再煎3-5沸,溫服,空腹、近晚各1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一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五: 杜仲湯

配方組成

杜仲(去粗皮,酒浸,銼,炒)1兩,桂(去粗皮)1兩,羌活(去蘆頭)1兩,椒(去目並閉口者,炒出汗)1兩,秦艽(去苗土)1兩,石斛(去根)1兩,栝樓根1兩,續斷1兩,五加皮(銼,焙)1兩,牡丹皮1兩,芍藥1兩,當歸(銼,焙)1兩。

功效主治

勞動傷腰卒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水1盞,酒少許,同煎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五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: 杜仲湯

配方組成

杜仲(去皮,銼,炒)1兩1分,桂(去粗皮)1兩,甘草(炙,銼)1分。

功效主治

霍亂轉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加生薑3片,水1盞,煎至6分,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。

《傷科補要》卷四: 杜仲湯

配方組成

肉桂1錢,烏藥1錢,杜仲1錢,生地1錢,赤芍1錢,丹皮1錢,歸尾1錢,胡索1錢,桃仁1錢,川斷1錢。

功效主治

腰脊傷痛。

使用方法

加童便、酒,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傷科補要》卷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三十一: 杜仲湯

配方組成

杜仲(去粗皮,炙,銼)2兩,牡蠣(燒)1兩半,麻黃根1兩半,黃耆(銼)1兩,白朮(銼)1兩,肉蓯蓉(切,焙)1兩,白茯苓(去黑皮,銼)1兩,芍藥1兩,甘草(炙,銼)半兩,人參3分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後虛羸,夜多盜汗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8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三十一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六: 杜仲湯

配方組成

杜仲(去粗皮,塗酥炙)1兩1分,萆薢1分,桂(去粗皮)1分,白朮1兩1分,甘草(炙)3分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3分。

功效主治

肺勞虛寒,腰背苦痛,難以俯仰,短氣,唾如膿膠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,如麻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用水1盞半,大棗3枚(擘破),生薑1分(拍碎),煎至1盞,去滓溫服,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六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五: 杜仲湯

配方組成

杜仲(去粗皮,銼,炒)2兩,人參1兩,阿膠(炙令燥)1兩,芎1兩,當歸(微炙)2兩,艾葉1把(焙)。

功效主治

妊娠卒然下血不定,令胎不安,小腹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酒1盞,加大棗3枚(擘),同煎至7分,去滓溫服,相次3服,腹中當暖即血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五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