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子50枚,苦酒2升,鹽1合。
(匿蟲??)。少小夏月伏暑吐痢過後,胃中虛熱,渴唯飲水。
上藥和,煮取5合,頓服之,小兒以意量服。
《千金》卷十八。
杏仁3兩,橘皮3兩,白前3兩,人參3兩,桂心4兩,蘇葉1升,半夏1升,生薑10兩,麥門冬1兩。
產後虛氣。
上(口父)咀。以水1鬥2升,煮取3升半,去滓,分5服。
《千金》卷三。
黃連、杏仁各等分。
暴赤眼。
同研勻,以水調,濾取汁,入輕粉和勻,點之;湯調,頓冷洗,皆可用。
《普濟方》卷七十四引《選奇方》。
杏仁3錢,黃芩1錢5分,連翹1錢5分,滑石3錢,桑葉1錢5分,茯苓3錢,白蔻皮8分,梨皮2錢。
肺瘧,舌白渴飲,咳嗽頻仍,寒從背起,伏暑所致。
水3杯,煮取2杯,1日服2次。
《溫病條辨》卷一。
甘草3錢,歸尾1錢,生軍3錢,杏仁(去皮)3錢,桃仁(去皮)3錢。
中部受傷肚痛者。
童便煎服。
《傷科方書》。
杏仁14枚(去皮),黃連(去須)7枚,膩粉2錢,沙糖1錢。
暴赤眼,澀痛腫癢。
於晨朝睡覺未語時,口內將杏仁與黃連同嚼爛,並餘藥,盡入生絹內,線系,以沸湯浸洗之;冷,重湯再暖,遇夜露之,每用可洗5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四。
肉桂、麻黃、桑皮、杏仁、桔梗、細茶、甘草各等分。
損傷。
加燈心,水煎服。
《傷科方書》。
杏仁(生,去皮尖雙仁)、知母(焙)、貝母(去心)、款冬花、仙靈脾、麻黃(去根節)、甘草(炙)、人參、赤茯苓(去黑皮)、玄參各等分。
小兒一切咳嗽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1錢匕,水7分,煎4分,去滓溫服。如傷寒嗽,入蔥白、鹽、豉煎,更量兒大小加減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五。
阿膠(蚌粉炒)、罌粟殼(蜜炙)、白礬(飛過)、杏仁(去皮尖)各等分。
積年嗽。
上為粗末。
每用3大錢。水1盞,加生薑3片,大棗1個,蔥白3寸,煎6分,臨臥時,臥少傾,喚醒,始服此藥。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五。
杏仁2兩,甘草2兩,麥門冬1升,吳茱萸1升,鍾乳2兩,乾薑2兩,五味子5合,紫菀1兩,粳米5合。
曾傷七月胎者。
忌海藻、菘菜。
上(口父)咀。以水8升,煮取3升半,分4服,日3次,夜1次,中間進食,7日服1劑。一方用白雞1只,煮汁煎藥。
《千金》卷二。
杏仁(炮,去皮尖)1兩,乾薑1兩,細辛1兩,甘草1兩,五味子1兩,桂半兩。
肺寒咳嗽,惡寒脈緊。
上為末。
每服3錢,水1盞,棗子1個,煎至7分,去滓,食後服。
《普濟方》卷一六○引《指南方》。
杏仁半斤(去皮尖雙仁)。
咳嗽,旦夕加重,憎寒壯熱,少喜多嗔,忽進退,面色不潤,積漸少食,肺脈弦緊浮者。
瓶盛童便2鬥,入杏仁浸7日,漉出,去小便,以暖水淘過,於砂盆內研成泥,別入瓷瓶中,以小便3升,煎之如膏。
量其輕重,每服1錢匕,食前熟水下。室女服之更妙。
方出《證類本草》卷二十三引《千金》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五七。
杏仁2兩,桃仁1兩,大黃3兩,水蛭30枚,虻蟲30枚。
月經不調,或一月再來,或二月、三月一來,或月前,或月後,閉塞不通。
上(口父)咀。以水6升,煮取2升,分3服。1服當有物隨大小便有所下,下多者止之,少者勿止,盡3服。
《千金》卷四。
麻黃8分(去節),杏仁40枚(去尖)。
咳嗽上氣。
上切。
百日小兒患熱氣急不得服;小便赤黃,服之甚良。
以水1升,煮取7合,去滓分服。
《外臺》卷三十六引《備急》。
桂心2兩,麻黃1兩(去節,湯泡,焙,稱用),芍藥1兩,天門冬1兩(去心),杏仁25枚(去皮尖雙仁,炒)。
風溼,身體疼痛,惡風微腫。
上銼,如麻豆大。
每服5錢匕,加生薑4片,水1盞半,煎至8分,去滓溫服。
《活人書》卷十七。
杏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炒)4兩,石膏(碎)8兩,淡竹葉(切)1兩,陳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1兩,幹藍葉1兩,柴胡(去苗)3兩,麻黃(去根節,湯煮,掠去沫)3兩。
肺熱上氣,息賁。
上(口父)咀,如麻豆大。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8分,去滓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九。
杏仁(去皮尖雙仁,炒黃)3分,桑根白皮(炙,銼)3分,柴胡(去苗)3分,甘草(炙,銼)半兩,麻黃(去根節)半兩,桔梗(去蘆頭,炒)半兩,款冬花(去梗)半兩,紫菀(去苗土)半兩,半夏(湯洗去滑,生薑汁制,焙)半兩,茜根(銼)半兩,黃連(去須)半兩。
肺氣壅熱,咳嗽上氣,或吐膿血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加生薑3片,煎至8分,去滓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六。
杏仁1錢(去皮尖),甘草1錢,紫菀5分,寸冬1錢,糯米半杯。
妊娠曾傷七月胎者。
用白雞煮湯,下米、藥,煮為粥,可常食。約服10日,可保無虞。
《溫氏經驗良方》。
杏仁(去皮尖雙仁,炒)49枚,皂莢(去皮,酥炙)1挺,甘草(生用)1兩,蛤粉1兩,惡實(炒)半分,紫菀(去苗土)1分。
小兒咳嗽汗出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半錢匕,,水半盞,入齏汁少許,煎3-5沸,去滓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五。
杏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炒)1分,麻黃(去根節,湯煮,掠去沫,焙)1分,貝母(去心)1分,射干1分,紫蘇葉1分,柴胡(去苗)1分,紫菀(去苗土)1分,桔梗(炒)1分,羌活(去蘆頭)半兩,防風(去叉)1分。
傷寒壯熱,頭及身痛,胸膈不利,咳嗽多痰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3錢匕,水1盞半,加生薑2片,同煎至8分,去滓,食後、臨臥熱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