斷下湯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六: 斷下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2兩(去蘆頭),烏賊魚骨2兩(燒灰),當歸(洗,焙)2兩,熟乾地黃(洗,焙)1兩,艾葉(醋炒)1兩,川芎7錢半,阿膠(蛤粉炒成珠子)7錢半,乾薑半兩(炮)。

功效主治

衝任氣虛,崩中漏下,經脈不調,每遇月候將行,臍腹腰腳先痛,漸減飲食,四肢乏力及帶下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每服5錢,水1盞半,煎至7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六。

《直指》卷十四: 斷下湯

配方組成

茯苓1錢,白朮1錢,甘草半錢,草果(連皮)1枚,大罌粟殼14枚(去筋萼,剪碎,醋浸,炒燥),木香半錢。

功效主治

赤白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分作2服,每服加生薑5片,大棗3個,大烏梅3個,食前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》卷十四。

《三因》卷十二: 斷下湯

配方組成

罌粟殼(炙,去瓣)14個,草果1個(不去皮,炒),白朮1錢,甘草(炙)半錢,茯苓1錢。

功效主治

下痢赤白,無問久近長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,作1劑。

使用方法

水1大碗,加生薑7片,大棗7個,煎至1大盞,分2服,空腹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三因》卷十二。

《雞峰》卷十三: 斷下湯

配方組成

赤石脂5錢,龍骨6兩,當歸2兩。

功效主治

滑洩久不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水1盞,煎至7分,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十三。

《易簡方》: 斷下湯

配方組成

草果(連皮)1個,白朮1錢,茯苓1錢,甘草半錢。

功效主治

下痢赤白,無問久近長幼,及休息痢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(口父)咀,用大罌粟殼14枚,去筋膜並萼蒂,剪碎用醋淹,炒燥為粗末,同前作1劑。

使用方法

水2大盞,加生薑7片,大棗、烏梅各7個,煎至1大盞,分2服服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易簡方》。

推薦方劑